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对幼儿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2 01:21
   目的:确定幼儿在幼儿园内身体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对幼儿身体活动的影响以及幼儿对户外活动环境的感知;为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身体活动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和测试等方法调查个体因素、社会支持、户外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多个因素,使用加速度计客观测量幼儿身体活动,分析各因素对幼儿园内幼儿身体活动的作用;并通过行为地图及环境感知的方法,探讨通过户外环境设计提高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身体活动量和身体活动强度水平的可行途径;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在幼儿园提升幼儿身体活动水平的方法。结果与结论:1.幼儿在幼儿园内身体活动形式面临严峻考验,身体活动水平偏低、静坐时间过长,应对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身体活动进行干预,以促进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身体活动增加。2.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体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幼儿园环境、幼儿教师的体育相关知识和幼儿教师的身体活动水平都会对幼儿身体活动产生影响;母亲对幼儿在园活动情况的关心和父亲的锻炼行为等家庭支持因素也会促进幼儿的身体活动;而幼儿自身的动作发展水平与其身体活动水平有着密切联系。3.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中,大型设施区是幼儿最喜欢也是幼儿发生活动较多的场景,但是此区域提供的大强度身体活动较少,应在幼儿园控制大型设施的配置数量;开放性空间是幼儿发生大强度身体活动最多的空间,也是幼儿发生身体活动的主要空间,而在开放性空间的活动多为无意识的随机性活动,因此应合理设置开放性空间以增加幼儿活动的频率和活动水平;幼儿对自然环境有着强烈的渴望,但是幼儿园中此类环境较缺乏,建议在幼儿园的规划中增加自然环境设置,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4.身体活动支持型幼儿园的构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利用媒体宣传身体活动的益处和重要性,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引导、规范幼儿园的建设;(2)幼儿园在物理环境创设上应遵循安全性、可达性、趣味性、生态性、诱导性和共享性等原则,为幼儿创造一个可以提高其身体活动机会和质量的适宜活动空间;(3)为幼儿创立一个有着良好身体活动氛围的人文环境,使幼儿置身于一个身体活动积极活跃的环境中;(4)争取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共同为幼儿建立身体活动的支持环境。
【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13.7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身体活动,户外活动,研究技术


技术路线图

示意图,社会生态学,模型,示意图


到个体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个体处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如下图所示。图2 社会生态学模型示意图[103]社会生态学模型[104]是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综合解释个体特征、行为和行为发生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在该领域中生态模型强调了个体内在因素(心理、生理和发育史等)、外在因素如实体环境(道路、公园、体育设施等)和社会环境(家庭、朋友、社会团体以及医疗机构或医疗保健设施等社会制度)因素、公共政策等对人体体力活动行为的综合作用[105],如图2。1936年,“生态心理学理论”最早被用来描述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1968年Baker对该模型做了补充[106],1992年Stolkls最早提出了促进健康的社会生态学模型[102],1998年Sallis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详尽的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学模型[107],解释了影响身体活动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提出了“支持环境”的概念

模型图,社会生态学,健康促进,身体活动


图3 Sallis健康促进社会生态学模型[107]因此,在社会生态学模型指导下,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看待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近些年,国外做了大量的儿童青少年与身体活动间的研究,研究涉及到政策、社区、学校、人际支持以及心理因素对儿童青年身体活动参与的影响。.2.2 身体活动行为的宏观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拉太;韩西丽;;传统单位大院户外环境对儿童体力活动机会的影响——以北京市核二院家属院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年06期

2 周誉;王正珍;;静坐少动与心血管风险因素[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年08期

3 郭强;汪晓赞;;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与热点解析——基于流行病学的视角[J];体育科学;2015年07期

4 贺刚;黄雅君;王香生;冯耀邦;;香港儿童体力活动与住所周围建成环境:应用GIS的初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年05期

5 赵洪波;朱立新;;协同理论视角下少年儿童身体活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6 李新;王艳;李红娟;;不同方法用于少年体力活动评估的比较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年10期

7 王琼;韩西丽;王瑶;;城市商住混合型社区中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特征——以北京市华清嘉园居住小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4年02期

8 王冬;韩西丽;;北京城中村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环境影响因子分析——以大有庄、骚子营邻里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9 任春荣;;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测量技术[J];教育学报;2010年05期

10 朱为模;;从进化论、社会-生态学角度谈环境、步行与健康[J];体育科研;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晓龙;影响儿童青少年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因素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意蓉;幼儿体育活动强度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应用[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吴昊雯;基于行为注记法的公园使用者时空分布与环境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马红霞;在我国应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验(TGMD-2)的信效度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93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893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