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幼儿园数学教育一直是我国幼儿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领域,它是向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使幼儿在获得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中发展幼儿的思维,为幼儿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回应作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一,在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有效的回应不仅能使幼儿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增进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回应也能够体现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回应行为被大量的使用,但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提高教师的回应水平,是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和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在吸取有关回应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现状、存在问题、问题的原因及如何提高教师回应水平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内容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第三部分为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现状与分析;第四部分为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回应行为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回应行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第六部分为提高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水平的建议。研究发现,在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倾向采取言语回应方式,忽视非言语回应方式;教师回应行为的不公正;教师在回应过程中忽视幼儿思维能力及数学兴趣的发展;回应类型单一,回应质量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提高非言语回应的运用能力;深入了解每位幼儿,公平对待每位幼儿;通过回应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的学习兴趣;综合运用多种回应方式,提高回应行为的有效性;完善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反思能力。
【关键词】:数学集体教学活动 教师回应行为 言语回应行为 非言语回应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7
- 一、问题的提出10-11
- 二、研究的意义11
- (一)理论意义11
- (二)实践意义11
- 三、文献综述11-15
- (一)回应行为类型的研究11-12
- (二)回应行为作用的研究12-13
- (三)回应行为现存问题的研究13-14
- (四)有效回应特征的研究14-15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15-16
- (一)集体教学活动15
- (二)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15-16
- (三)回应行为16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16-17
- 第一章 研究设计17-24
- 一、研究目的17
- 二、研究对象17
- 三、研究方法17
- (一)观察法17
- (二)文献法17
- 四、分析维度17-24
- 第二章 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的现状与分析24-38
- 一、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方式24-25
- 二、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对象25-26
- 三、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指向26-28
- 四、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类型28-38
- 第三章 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回应行为存在的问题38-45
- 一、教师倾向采取言语回应方式,,忽视非言语回应方式38
- 二、教师回应行为的不公正38-40
- (一)教师偏向回应积极主动的幼儿38-39
- (二)教师偏向回应距离自己近及座位位置位于中间的幼儿39
- (三)教师重复回应个别能力高的幼儿39
- (四)教师不能公平回应不同性别的幼儿39-40
- 三、教师在回应过程中忽视幼儿思维能力及数学兴趣的发展40-42
- 四、教师回应行为类型单一,回应质量低42-45
- 第四章 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回应行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45-49
- 一、外在客观原因45-46
- (一)班级幼儿数量45
- (二)幼儿座位位置及离教师的距离45
- (三)教师自身的位置45
- (四)幼儿个体差异45-46
- 二、内在主观原因46-49
-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46-47
-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47-48
- (三)教师的反思行为48-49
- 第五章 提高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水平的建议49-56
- 一、提高非言语回应行为的运用能力49-50
- 二、深入了解每位幼儿,公平对待每位幼儿50-51
- (一)深入了解每位幼儿50-51
- (二)公平对待每位幼儿51
- 三、通过回应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的学习兴趣51-53
- 四、综合运用多种回应类型,提高回应行为的有效性53-54
- 五、完善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54
- 六、提高反思能力54-56
- 结语56-57
- 一、对教师回应行为的思考56
- 二、对研究者自身的反思56-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2 庞丽娟,叶子;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3 马忠兴;;试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答艺术[J];教育艺术;2007年05期
4 周先进;靳玉乐;;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条件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11期
5 邱家军;课堂提问的类型与技巧[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6 周纯;;关于教师应答的点滴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08期
7 成子娟;幼儿学习数学自信心培养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1993年02期
8 熊庆华,国秀华;为幼儿的数学学习做好经验准备[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9 何莒安,杨淑淑;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高质量的师幼互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10 陈幸军;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变革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广文;数学课程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烨芳;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康;论教师课堂反馈技巧对课堂互动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珊;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答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邬艳艳;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段丽英;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玲;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39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