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内在自然教育刍议——基于维柯和蒙台梭利儿童学的共同性
本文关键词:儿童内在自然教育刍议——基于维柯和蒙台梭利儿童学的共同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维柯和蒙台梭利的儿童内在自然教育思想有颇多相通之处,其理论基础在于"自然即出生"和"吸收性心智"的内化论以及"真理-创造"和"创造本能"的认识论。它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是:秉持儿童天性,兼顾身体和精神,归还儿童自由。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维柯 蒙台梭利 儿童学 内在自然教育
【基金】:鲁东大学2013年度基金项目“人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之别”(编号WY201300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0
【正文快照】: 作者宫盛花,鲁东大学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山东烟台264000)内在自然教育主要思考并实践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天性最大限度地发展。维柯(Giovanni BattistaVico)和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对儿童内在自然教育思考深邃,但在自然教育研究之风兴盛的今天,却尚未有专门研究二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宫盛花;;维柯词源学视角下的人文教育思想[J];教育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彭正梅;;学习中的消极经验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孟庆坤;;论酒神精神的审美救赎功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朱浩;;试比较马克思与卢梭的“政治自由理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6 林国华;;雨果·格劳秀斯的若干问题——《战争法权与和平法权》“导言”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邹娟;;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8 李福岩;;社会政治的理性追寻与现实范导——政治哲学的理论旨趣[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9 张金辉;王俊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儿童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刘海华;;客体关系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宗泉;;卢梭的教师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彩云;;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实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田山俊;;论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观与哲学观的角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7 文红;;幼儿园早期阅读中的合作性教学策略探究[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王深;;啦啦操的美学因素与观众振奋心理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薛原;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晖;“传记式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雪梅;幼儿家庭教育中母子冲突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钱艺;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徐霞;初中政治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6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怡;论教育惩罚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治;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占军;小学低年级学生直线跑偏斜现象分析与教学纠正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玉凤;;蒙台梭利学前数学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曾琪媚;;如何在家庭中实施蒙台梭利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刘俊;;试论蒙台梭利的“工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梁奇;;蒙台梭利课程园本化的反思[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3期
5 都芙蓉;;二十世纪初美国蒙台梭利运动由兴到衰及其启示[J];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6 付娜;;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及其在幼儿园中的价值[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1期
7 玉兰;;浅谈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认识[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年06期
8 杨影;郭良璞;;蒙台梭利混龄教学实施现状调查[J];民营科技;2012年10期
9 刘迎杰;;高职高专蒙台梭利教育的价值探析——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36期
10 查有梁;美国小学的蒙台梭利模式[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琅高;;蒙台梭利教育法与蒙台梭利运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方晓东;;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萍;;运用蒙台梭利教育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4 霍力岩;;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萍;;运用蒙台梭利教育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6 郁明;;节日环境氛围中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可持续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云;伟大的儿童教育革命家——蒙台梭利[N];光明日报;2007年
2 江南;我成立首家国际蒙台梭利教育基地[N];人民日报;2007年
3 田时纲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蒙台梭利——20世纪杰出教育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潘其勇 高博;幼儿园里的“追梦人”[N];中国教育报;2014年
5 ;蒙台梭利其人[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大连儿童之家 魏玉枝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刘文;不合格的教师让蒙氏成“蒙事”[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旭;蒙台梭利风为何越刮越猛[N];人民日报;2011年
8 艾琳工作室;走进蒙台梭利[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刘腾;婴幼儿服务项目尚有潜力可挖[N];中国经营报;2006年
10 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局长 李生滨;高质量的教育从细节中来[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惠虹;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亚;蒙台梭利儿童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欣;美国蒙台梭利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振华;美国蒙台梭利教育运动研究(1909-2004)[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侯敬芹;蒙台梭利儿童工作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高展鹏;“蒙台梭利教师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官晓清;蒙台梭利教具及其使用方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赖竹婧;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梁奇;生态学视野下的蒙台梭利环境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莉;中国蒙台梭利幼儿园教育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萍;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引进及其影响[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儿童内在自然教育刍议——基于维柯和蒙台梭利儿童学的共同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41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