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模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模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前融合教育是为身心障碍幼儿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时的教育政策。在如今的学前融合教育中,谱系发育障碍的孩子越来越受到关注,其融合需求也不断增长,学前融合教育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积极作用也不断被论证,早期融合教育可以提高谱系儿童在社会性、情感、语言等方面的能力。然而,在我国的学前教育阶段,对于融合教育的有效支持还不健全。本研究以1名ASD倾向的中班儿童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探索第三方介入模式,促进ASD倾向儿童在学前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有效发展。研究者以第三方介入者的身份探索在早期融合教育情境下,第三方介入者对ASD倾向儿童提供的教育支持的有效性,以及对教师,家长所提供的合作性支持等策略。研究者以研究个案的一日活动为基础,通过在不同情境下,对儿童不同行为的观察和干预,发现教育契机,找到合适的方法引导儿童提升积极行为,弱化消极行为。通过在学前融合环境中,转变儿童行为的实践探索,提高儿童在所有活动中的参与度,使其在融合教育情境下得到良好发展。研究者通过以上研究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第三方介入能有效促进ASD倾向儿童接受学前融合教育。2.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3.优化第三方介入模式要以教育有效性为前提。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 第三方介入 ASD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1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25
- 1.1 研究缘起10-12
- 1.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 研究综述12-22
- 1.2.1 关于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12-14
- 1.2.2 关于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研究14-17
- 1.2.3 关于融合教育中自闭症干预方法的研究17-19
- 1.2.4 关于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机制的概念界定19-22
- 1.3 研究方法22-23
- 1.3.1 研究对象22
- 1.3.2 研究方法22-23
- 1.4 研究设计23-25
- 2 个案介入研究过程25-54
- 2.1 个案基本信息25
- 2.2 介入前的准备与介入初期的工作25-29
- 2.2.1 确定三方合作25-26
- 2.2.2 基线调查26-28
- 2.2.3 确立介入角色28-29
- 2.3 第三方介入实施期间的一日活动中的具体措施29-46
- 2.3.1 集体活动30-35
- 2.3.2 区角游戏35-45
- 2.3.3 户外活动45-46
- 2.4 第三方介入期间针对家庭的具体措施46-50
- 2.5 第三方介入实施期间在各情景下所遇到的问题50-54
- 2.5.1 第三方的班级角色的把控50-51
- 2.5.2 介入家庭教育的适度范围51-54
- 3 第三方介入的实施成效54-61
- 3.1 个案在两类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变化54-57
- 3.2 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变化的总体分析57-59
- 3.3 教师与家长对第三方介入的评价59-61
- 3.3.1 教师对第三方介入的评价59-60
- 3.3.2 家长对第三方介入的评价60-61
- 4 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模式的探讨61-65
- 4.1 家长自救模式下的第三方介入61-62
- 4.2 相关教育部门指导模式下的第三方介入62-63
- 4.3 市场机构模式下的第三方介入63-64
- 4.4 倡导社会工作模式下的第三方介入64-65
- 5 结论、研究局限与建议65-69
- 5.1 结论65-66
- 5.1.1 第三方介入能有效促进ASD倾向儿童接受学前融合教育65
- 5.1.2 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65
- 5.1.3 优化第三方介入的模式要以教育有效性为前提65-66
- 5.2 研究局限66-67
- 5.3 建议67-69
- 5.3.1 学前融合教育第三方介入的准入要规范化67
- 5.3.2 第三方介入模式中要善于协同家园教育力量67
- 5.3.3 第三方介入模式中的支持策略要聚焦儿童自身行为特点67-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昕畅;;从“平等”的概念分析香港融合教育发展中的利与弊[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3期
2 达理;;融合教育国际论坛在宁波举行[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3 徐胜;特殊幼儿融合教育个案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7期
4 季兰芬;聋儿在融合教育活动中的情况调查[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01期
5 曹漱芹;;概观德国不来梅州学前融合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5期
6 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陈端阳;;实践“融合教育”的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10期
8 刘春玲;;孤残儿童融合教育的模式与对策[J];社会福利;2009年09期
9 闫燕;邓猛;汪斯斯;;印度融合教育的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04期
10 熊絮茸;邓猛;;融合教育的宽容脉络及其现代性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巧月;;健聋合一融合教育的班级管理[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江巧月;;健聋融合教育的班级管理[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春惠;李秀峰;党传升;;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的研究基础与调研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春惠;李秀峰;党传升;;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的调查与研究[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艳华;一位特殊孩子妈妈的“融合教育”经[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朱良骏 万仁辉 温现青;福田: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样的蓝天[N];深圳特区报;2013年
3 邓猛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融合教育的理论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早期融合教育:所有的儿童都能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卢彬;“融合教育”突破“歧视樊篱”[N];南宁日报;2010年
6 方俊明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融合教育: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 顾定倩;融合教育不能靠普校单打独斗[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记者 麦凤庄;佛山首次研讨“融合教育”[N];佛山日报;2012年
9 杨桦;让他们通过融合教育融入社会[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俊;发展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倩;香港南亚裔学童学中文现状考察[D];暨南大学;2014年
2 刘可欣;澳门政府在中学推进融合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3 屈慧欣;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彭婷;对美国职前普通小学教师对融合教育所持态度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兵杰;社会工作介入学前融合教育初探[D];郑州大学;2012年
6 张国栋;质量评价视角下学前融合教育现状的跨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凤金;协同教学在美国融合教育中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龙兰思;澳门教师对听觉障碍学生融合教育的态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焦庆娜;个案工作行为治疗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4年
10 虞洁;对教师、家长融合教育认识的调查及智障儿童的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模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44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