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对男女分厕的认知和态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9:11
本文关键词:幼儿对男女分厕的认知和态度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幼童性侵事件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家长开始关注幼儿园小朋友男女同厕的问题。面对国内幼儿园男女同厕的普遍现状和幼儿在如厕方面表现出的困扰和好奇,人们开始质疑当前幼儿园男女同厕的现状,幼儿园是否应该男女分厕成了争论的焦点。本研究从幼儿视角出发,对360名幼儿进行了结构性访谈,了解并分析了幼儿对幼儿园男女分厕认知和态度的特点,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和城乡幼儿对男女分厕认知和态度的差异。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幼儿对男女分厕认知和态度的特点是:(1)男女同厕,会使幼儿心理产生害羞感;(2)幼儿普遍希望男女分厕,并无年龄、性别和地域差异;(3)男、女幼儿希望分厕,但存在归因上的性别差异。针对幼儿对男女分厕认知和态度的特点分析,结合对一线教师的访谈,本研究对目前国内幼儿园男女同厕的现状进行了反思,主要因为沿袭中国历来传统,加之成人用“还都是小孩子”的“符号暴力”使得从建园到管理都忽视了幼儿的分厕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幼儿园男女同厕现状的建议和对策: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应该倾听幼儿的心声;幼儿园应寻求教育管理便利性和幼儿性别教育之间的平衡;幼儿园根据本园实际采取隔断分厕、男女分批如厕和设计完全独立的男女厕所等方式实现分厕;通过男女分厕,使性教育处于“显身”状态。
【关键词】:幼儿 认知和态度 男女分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部分 绪论8-21
- 一、问题的提出8-10
- (一) 理论之源——幼儿期是性别角色发展、性教育的关键期8-9
- (二) 现实之需——呼唤分厕9-10
- (三) 研究之缺——幼儿园男女分厕的实证研究缺乏10
- (四) 兴趣之唤——实习期间所见所想10
- 二、研究意义10-12
- (一) 理论意义10-11
- (二) 实践意义11-12
- 三、文献综述12-19
- (一) 关于幼儿性别发展的相关研究12-14
- (二) 关于幼儿性发展的相关研究14-16
- (三) 关于幼儿园男女分厕的相关研究16-19
- 四、核心概念界定19-21
- (一) 幼儿19
- (二) 男女分厕19
- (三) 认知和态度19-21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21-25
- 一、研究目的21
- 二、研究内容21-22
- 三、研究方法22-25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22
- (二) 资料收集的方法22-25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25-57
- 一、幼儿对男女分厕的认知和态度25-47
- (一) 对厕所个数的认知25-26
- (二) 对如厕形式的认知26-28
- (三) 幼儿对“如厕时可否被异性看见”的认知和态度及原因分析28-35
- (四) 幼儿对“如厕时被异性看见是否会害羞”的认知和态度及原因分析35-41
- (五) 幼儿对“男女分厕”的认知和态度及原因分析41-47
- 二、幼儿对男女分厕认知和态度的差异47-57
- (一) 不同性别幼儿对男女分厕认知和态度的差异性分析47-50
- (二) 不同年龄段幼儿对男女分厕认知和态度的差异性分析50-53
- (三) 不同地域幼儿对男女分厕认知和态度的差异性分析53-57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建议57-73
- 一、幼儿对男女分厕认知和态度的整体特点57-64
- (一) 男女同厕,会使幼儿心理产生害羞感57-59
- (二) 幼儿普遍希望男女分厕,并无年龄、性别和地域差异59-63
- (三) 男、女幼儿希望分厕,但存在归因上的性别差异63-64
- 二、反思与建议64-72
- (一) 幼儿园男女同厕现状的原因分析64-68
- (二)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应该倾听幼儿的心声68-69
- (三) 幼儿园应寻求教育管理的便利性和幼儿性别教育之间的平衡69
- (四) 幼儿园男女分厕的可行策略69-71
- (五) 通过男女分厕,使性教育处于“显身”状态71-72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7
- 附录77-78
- 附录1:幼儿访谈提纲77
-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77-78
- 致谢78-7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9-8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许有云;儿童心理理论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林晶晶;;幼儿性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及其教育方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何志坚;;新媒体技术下的“人际冷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5 杨玉洁;;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7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8 陈静;李卫东;;大学生成就动机、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研究——基于广东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梅翠竹;齐玉龙;周纯先;周占伟;张玉媛;孔刚;芈静;鲁静;;医学生控烟能力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周孟杰;;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对青少年德育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819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819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