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叉效率新计算方法的区间效率值排序
本文关键词:基于交叉效率新计算方法的区间效率值排序 出处:《中国管理科学》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数据包络分析 决策单元 交叉效率 区间效率值 多个基最优解
【摘要】:考虑了数据包络分析中决策单元区间效率值的计算方法和排序问题。首先,针对交叉效率评价方法中由于交叉效率值不唯一而存在的需要解多个附加的辅助线性规划问题的缺陷,提出通过求传统DEA线性规划模型多个基最优解以获得区间效率值下限的新方法,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然后使用Hurwicz决策准则构建考虑到决策者乐观程度的决策单元区间效率值的排序方法,并进行对于乐观系数的区间效率值排序稳定性分析。最后给出计算例子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interval efficiency value of Decision-making Unit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the ranking problem ar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solve multiple additional 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s due to the non-unique cross-efficiency value in the method of cross-efficiency evaluation.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obtain the lower bound of interval efficiency value by solving multiple basis optimal solutions of traditional DEA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Therefore, the computational workload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n the Hurwicz decision criterion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ranking method of the interval efficiency value of the decision making unit,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optimistic degree of the decision maker.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71333007)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2WYM_002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JNQN007)
【分类号】: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数据包络分析(DEA)是处理多输入和多输出问题的一种非参数方法,它已被广泛应用于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乃至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方案选择,并应用到输入输出数据是不确定的情形以及需要考虑决策单元内部结构等情形[1-4]。传统的DEA方法单纯依靠自评体系来对决策单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安庆贤;陈晓红;余亚飞;储军飞;;基于DEA的两阶段系统中间产品公平设定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7年01期
2 王美强;李勇军;;具有双重角色和非期望要素的供应商评价两阶段DEA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12期
3 范建平;陈静;吴美琴;田璇;;三元效率区间下决策单元的全局绩效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02期
4 张启平;刘业政;姜元春;;决策单元交叉效率的自适应群评价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11期
5 李春好;苏航;;基于交叉评价策略的DEA全局协调相对效率排序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03期
6 薛声家;王清;;基于超效率模型的决策单元区间效率值排序[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年05期
7 吴杰;梁j;;一种考虑所有权重信息的区间交叉效率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10期
8 王美强;梁j;;CCR模型中决策单元的区间效率值及其排序[J];系统工程;2008年04期
9 薛声家,左小德;确定线性规划全部最优解的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达建;薛声家;;基于交叉效率新计算方法的区间效率值排序[J];中国管理科学;2017年07期
2 向小东;林健;;具有双重角色变量的DEA供应商评价模型[J];物流技术;2017年05期
3 金帅;张庆;卢波;;极大熵准则下的群决策AHP-DEA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02期
4 耿志强;王仲凯;朱群雄;韩永明;;基于IDA-DEA的乙烯工业能效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化工学报;2017年03期
5 赵桂生;焦有权;;Multi-LP模型在森林择伐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6 木仁;马占新;文宗川;;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决策单元偏序关系的建立[J];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11期
7 向小东;张哲远;;区间DEA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6年21期
8 陈磊;王应明;;基于环境绩效视角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9 魏延辉;张慧颖;;从专利弹性视角研究专利制度货币型奖励政策效率[J];科学学研究;2016年08期
10 段永峰;罗海霞;杜永威;;基于信息熵和DEA交叉效率的资源性城市转型的综合评价——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开发研究;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建平;岳未祯;吴美琴;;基于误差传递和熵的区间DEA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05期
2 刘德彬;马超群;周忠宝;刘文斌;;存在非期望输入输出的多阶段系统效率评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04期
3 陈凯华;汪寿阳;寇明婷;;三阶段组合效率测度模型与技术研发效率测度[J];管理科学学报;2015年03期
4 李永立;吴冲;;考虑非期望产出弱可处置性的随机DEA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9期
5 杜娟;霍佳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06期
6 冯志军;陈伟;;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的新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7 查勇;宋阿丽;杨宏林;梁j;;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的机会约束DEA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8 宋马林;吴杰;曹秀芬;;环境效率评价方法的统计属性分析及其实例[J];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07期
9 Jie WU;Jiasen SUN;Malin SONG;Liang LIANG;;A RANKING METHOD FOR DMUS WITH INTERVAL DATA BASED ON DEA CROSS-EFFICIENCY EVALUATION AND TOPSIS[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13年02期
10 赵萌;;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评价:基于并联决策单元的动态DEA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利娜;张俊容;;求解区间DEA效率值的一种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12期
2 何有世;田娟;曾臻;;基于SEDEA-Tobit的软件外包承接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1期
3 常硕;崔静宜;;中国电信业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J];产经评论;2011年05期
4 王宏达;赵志强;陈士俊;;科研院所企业化运作的效率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1期
5 朱波;宋振平;;基于SFA效率值的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6 杨晓萍;倪青山;唐华;;基于Bootstrapped Malmqusit指数的保险业效率变动分析[J];金融经济;2013年14期
7 周志宏;周雨婷;;我国省级旅游产业绩效的对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年12期
8 孙冰;周大铭;;基于改进DEA的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现状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5期
9 喻登科;邓群钊;;DEA方法应用的若干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10期
10 ;创造奇迹——总是恩布拉科[J];电器;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坤杉;台湾银行业效率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2 黄振瑞;非营利组织营运绩效与发展策略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姬莹;我国信托公司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6年
2 薛坤;模糊信息下的DEA交叉评价方法[D];山西大学;2016年
3 张纯;基于DEA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4 康卫星;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94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9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