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电信业务预测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21:36
【摘要】:电信业务的传统预测模型多为统计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前者基于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要求变量满足某些特定的统计假设;后者基于时间序列的惯性推演,必须确知或假定序列的变化规律。由于实际情况很难满足上述条件,所以传统预测模型的误差偏大、使用效果不佳。近年来,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智能预测系统开始在电信业务的预测中得到应用,但是单一的智能预测技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与问题。为此,不同智能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与补充便成为一种自然的考虑和首要的选择。 虽然智能技术具有某些共同的机制和原理,但不同的智能技术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神经网络是模仿人脑结构及功能的非线性信息处理系统,具有大规模的并行计算与分布式存储能力,且在处理信息的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有监督和无监督学习,实现对任意复杂函数的实值映射。但是,普通神经网络的BP学习算法受初始权值的影响较大,不仅收敛速度缓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值,故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诸多限制。而基于人工生命和演化计算理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将生物的优胜劣汰过程类比为可行解优化的迭代过程,形成一种以“生成+检验”为特征的自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由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于参数搜索空间没有苛刻的条件,故在许多工程优化的实际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迄今为止,智能优化和智能预测技术基本上停留在仿真模拟阶段,还缺乏能够完全阐明智能技术运算特性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旨在对BP神经网络和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综合的理论及应用分析,试图结合混沌变异技术与小生境进化策略,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机制,使之具备学习适应与协调进化的双重智能,以达到提高算法搜索速度和精度的目的。然后,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植入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用以替换网络的BP学习算法,建立新的粒子群神经网络系统,并最终在电信业务样本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电信业务预测模型。 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电信业务的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影响电信业务的主要因素及预测要求,现行预测模型的性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与优化机制,现行粒子群算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改进粒子群搜索性能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途径; (3)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混沌算法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混沌变异技术及混沌初始化程序和小生境进化策略对粒子群算法的作用机制与结合方式,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参数设计与计算程序; (4)标准测试函数的特性与选择,改进粒子群算法与标准粒子群算法的比较实验与结果分析; (5)粒子群算法与神经网络的结合原理与集成方式,结合网络的拓扑结构与学习算法,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模型设计与算法程序; (6)电信业务的预测指标及影响因素,样本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分析,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电信业务预测模型,预测系统的结构参数与训练结果; (7)六种电信业务预测模型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与初步结论; (8)所有智能预测模型在MATLAB7.0平台基础上的设计与开发程序。 研究的成果及创新性主要表现为: (1)将混沌优化技术和小生境进化策略融入粒子群算法结构,并通过适应度函数变换和惯性权重自适应调整,提出了一种具备学习适应与协调进化双重智能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显著提高了算法的搜索速度和精度; (2)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植入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用以替换网络的BP学习算法,集成了新的粒子群神经网络系统,显著改进了系统的学习进化能力和预测效果; (3)在MATLAB7.0软件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所有智能优化算法和智能预测模型的计算机应用程序,顺利完成了所有智能优化算法和智能预测模型的实现过程; (4)确定了电信业务预测的指标体系和影响因素,并基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样本资料,结合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构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电信业务预测模型;证实了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预测系统的显著成效。
【图文】:

三网融合,产业结构


在三网之间的转化,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三网的产业结构。网络发展的总体趋势如图 1-1 所示。图1-1 三网融合产业结构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电信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让整个通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电信业的竞争日益加剧,整个行业的增长速度放缓、利润逐年下降,,电信企业的经营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使中国电信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自身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把握方向,减少盲目经营。因此,加强对电信业务预测技术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又有[1] 电信业:指围绕电信业务展开的产业链,包括电信运营业与电信制造业。[2] 电信企业:即电信运营商,指提供电信业务的运营机构;根据信息产业部的规定,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基础电信业务

论文结构,技术路线,绪论,全文数据库


本研究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626;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贾花萍;;改进PSO神经网络的白水苹果树腐烂病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0期

2 陈仕鸿;张英明;;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电信业务预测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7期

3 焦鹏;王新政;谢鹏远;;基于粒子群优化LSSVM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鹏;半导体薄层电阻测量新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娜;中高压功率IGBT模块开关特性测试及建模[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方鹏程;用户贡献内容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李振;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同时取货送货车辆路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姜林;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4 孙刚;电信需求的面板数据模型适应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张颖;基于改进鱼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彩云;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26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26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5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