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产品再制造的逆供应链模型:定价、契约与协调

发布时间:2020-05-01 19:04
【摘要】: 本论文的主题是研究逆供应链管理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回收再制造产品的定价策略以及逆供应链管理的协调问题。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回收再制造产品的定价策略。基于独立制造商角度,建立了以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潜在顾客购买率服从泊松分布和保留价格服从指数分布的最优定价模型,得到了再制造产品的最优定价方程,并用解析的方法得到了最优价格完整、全面的性质,最后应用算例对性质进行验证和解释。 然后从单一决策者的模型扩展到一个“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假定在同一周期中废旧产品的回收数量小于或等于新产品生产数量,在单周期环境中研究了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差别定价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的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得出集中决策时再制造成本越节约,越能激发回收行为,回收更多的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同时再制造成本越节约,越能刺激决策者生产更多的新产品,从而能够提供更多的可回收产品,且增加闭环供应链的利润;分散决策时,再制造成本越节约,越能激发零售商的回收行为,回收更多的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增加零售商以及制造商的利润;同时再制造成本越节约,越能刺激零售商销售更多新产品,从而能够提供更多的可回收产品,增加零售商以及制造商的利润。同时对集中与分散两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分散决策使得新产品的销售量以及废旧产品回收量均损失50%,整个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损失的相对值为25%,然后提出一种两部收费制契约协调定价策略,以谋求闭环供应链的整体收益最大。 在废旧产品的回收量依赖零售商努力水平且废旧产品回收量随机情况下,研究批发价格契约、收入共享契约、回馈与惩罚契约以及两部收费制契约在“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逆向供应链环境下的协调问题。结论表明,批发价格契约以及收入共享契约由于在收益划分上的唯一性,而不能有效协调逆供应链;回馈与惩罚契约则弥补了收入共享契约,两部收费制契约则弥补了批发价格契约在收益划分上的唯一性,他们在划分逆供应链收益时所具有的灵活性,能有效协调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行为。 在废旧产品的回收量依赖零售商努力水平且产品回收量随机的环境中,研究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逆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制造商无法观测到零售商的回收努力水平,这样就会产生败德行为,影响逆供应链的协调。对此,利用委托代理分析框架,研究了逆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了信息对称情况下,不同因素对回收努力水平的影响;并采用特例对非对称情况下保证线性契约机制有效的参数条件进行了分析。 最后我们进一步将模型从“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扩展到“单一制造商—两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零售商负责产品的销售与废旧产品的回收,在正向渠道中,零售商之间存在价格竞争;在逆向渠道中,回收产品的数量由各零售商的回收努力水平决定。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实现了逆供应链的协调以及各成员之间利润的合理分配。最后结合数值算例说明了所得结论,算例表明收益共享契约实现了多方收益的帕雷托最优。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4;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若臻;黄小原;;具有产品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协调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唐宏祥,何建敏,刘春林;多零售商竞争环境下的供应链协作机制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文宾;达庆利;;考虑消费者利益的逆向供应链利润分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李新军;林欣怡;达庆利;;闭环供应链的收入共享契约[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郑惠莉,达庆利,曹爱红;电信业务转售收入共享合同研究(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4年01期

6 宋华明,马士华;考虑订货时间影响的扩展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J];系统工程;2005年09期

7 阳成虎;王翠红;杜文;;集装箱班轮舱位定价模型[J];系统工程;2007年04期

8 伍云山;张正祥;;逆向供应链的激励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2006年01期

9 柳键,马士华;供应链合作及其契约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10 叶飞;;含风险规避者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646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46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7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