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西部县域经济中体现得更为充分,主要表现在西部县域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要素和资源从农村向城镇非对称单向流动,生产要素过于分散。协调解决西部县域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促进西部县域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县域分层适度集聚,构建起公平合理的城乡交易机制。因此,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视角探究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演进逻辑、完善思路与实现路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西部县域城乡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层级城乡体系理论、交易效率理论的指引下,本论文构建了“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交易效率持续改善-县域城乡一体化”(简称为H-T-I)的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其基本逻辑为:西部县域生产要素分散、交易效率低等导致县域城乡二元结构,西部县域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从本质上要求生产要素由分散走向集聚,而生产要素集聚的平台就是县域的层级城乡体系,层级城乡体系的联动发展成为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逻辑起点和切入点。层级城乡体系之间实现联动发展,需要各层级城乡体系之间基于发展规模和县域城乡关系中的定位进行合理分工,更需要优化层级城乡体系之间的交易条件,进而推动生产要素在层级城乡体系的合理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交易条件的优化将促进城乡之间交易效率改善,交易效率的持续改善进一步推动层级城乡体系之间更加顺畅和公平的交易,从而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报酬率趋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均衡,最终实现层级城乡体系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县域城乡一体化。按照这一分析框架和基本逻辑,本论文分别从发展演变、定位及作用、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三个方面,对西部县域的县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城乡体系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西部县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带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层级城乡体系联动是西部县域城乡在集聚中走向一体化的重要保障。第二,推进城乡交易效率持续协同提升是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第三,从传统的辐射状向纵横联动的网状转变是西部县域层级城乡体系空间布局的趋势。第四,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主战场。第五,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需协同改善影响城乡发展的软硬条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新时代城乡一体化的着力点锁定在西部县域。县域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新时代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关键。二是明确了层级城乡体系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论文将县域层级城乡体系纳入到研究中,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的角度研究西部地区的县域城乡一体化,提出了“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交易效率持续改善-县域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明确了层级城乡体系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为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范式。三是提出了推进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论文梳理形成了新时代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推进的“12345”总体思路,并提出了城乡体系联动发展、交易效率提升、交易网络构建、分类推进以及开放视角下的层级城乡体系联动等具体对策举措,对西部县域多重二元结构的收敛具有实践创新价值。
【图文】:
基本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图

杜能环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7;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里阳;;培训机制建设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县域经济发展为背景[J];人民论坛;2015年35期
2 刘洪银;;“农二代”城镇层级流动对打工收入增长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罗楚亮;薛进军;;城市层级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J];劳动经济研究;2015年05期
4 杨成凤;韩会然;李伟;宋金平;;四川省不同行政层级城镇的人口迁移[J];经济地理;2015年09期
5 张郁;;结构视角下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制度选择[J];南方金融;2015年09期
6 刘洪银;;“农二代”城镇层级流动对就业改进的梯次影响[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7 田原史起;;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与县域社会——走向“多极集中”的路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8 简海云;林晓蓉;果桂梅;何凌;;承接与均衡:县城视角的新型城镇化探索——以宜良县城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5年S1期
9 李天健;侯景新;;城市经济学发展五十年:综合性回顾[J];国外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10 鲁能;;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支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杜靖;;文化意义上村庄的死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D];西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涛;陕西省县域城乡一体化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裴璐;江苏省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孟海;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河北省环首都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程淑红;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孟玉新;我国现阶段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县域经济问题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9年
,
本文编号:
2667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6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