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与城镇互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03:28
【摘要】: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企业网络与区域城镇互动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进入信息化和一体化时代,支撑区域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微观主体—企业逐步在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一种网络化发展趋势;这种企业网络化趋势在改变企业自身组织发展形式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区域城镇发展的动力基础,使得企业网络与城镇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这种理论的抽象和概括可以从实践层面得到实证检验。换句话说,企业网络化组织程度较高和企业聚集发展的区域,恰好是城镇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带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企业网络化发展的加强有助于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构成城镇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企业的不断发育和网络化发展—更进一步吸引着更多的要素向城镇积聚,并促使新进入企业在原有城镇中和已有企业网络形成更为密集的网络和更为发达的城镇经济,最终导致区域发展城镇化,企业发展网络化和城镇发展区域化现象。令作者感到兴奋的是,这种现象正好是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对于企业网络与城镇互动发展这一中心议题的研究,本论文涉及到以下问题,这也构成了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简要说明论文的研究框架设计、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等问题。第二章从不同方面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网络与城镇发展问题的理论和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对比,为全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第三章主要进行了概念界定,其中包括与企业网络有关的网络、经济网络及其组织模式、网络多重效应和网络发展能力,与城镇发展有关的多重效应以及城镇发展动力与实现机制。第四章为理论模型,在对企业网络和城镇互动发展机理阐述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构建了企业网络与城镇互动发展的计量模型,提出了相关理论假设。第五章关于企业网络与城镇发展的现实,主要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阶段的企业网络与城镇发展(分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现实进行了总结概括。第六章的实证分析以兰州市为例,从行业和企业角度通过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了城市企业网络的发生机理,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概括。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论与政策启示,作者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必须突出以特色资源为对接平台的企业网络与各类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进而通过促进企业的网络化生成、企业的集群化成长、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特色化产业的培育,最终实现区域企业网络与城镇的互动良性发展。
【图文】:
这种最大化反映在图形中是一种先升后降的态势(见图4-1)。图 4-1 企业网络收益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图4-1中的横坐标表示影响企业网络效益的各变量的合力,纵轴表示企业网络效益与城镇效益。那么在各变量合力的作用下,对企业网络效益与城镇规模的影响的先后顺序是有差别的。比如,对于深圳而言,在改革开放中,由于毗邻香港,通过地域的优势,吸引了资本、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节约了企业在运行中的交易成本、交通成本,产生了技术的外溢,由此产生了企业网络效益优先于城镇规模的情形,,如图 4-1 中 b 图。但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在企业网络与城镇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的是图 4-1 中 a 或 c 图的情形,即城镇发展给企业网络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先决条件,然后才表现出两者的互动关系。企业网络与城镇的互动表现出了两者的一种正相关性,在两者的均衡上,作者考虑满足如下的关系:第03期 罗哲:企业网络与城镇互动发展研究 J152-3-73
图 4-2 企业网络与城镇的关系图4.3概念模型构建企业网络作为企业间直接互惠关系链接的关系载体,城镇则充当了为企业提供地理条件的地域载体,当然这种地域条件主要担当企业间的非互惠关系。两者在企业间关系的链接中都充当着重要角色,这也是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鉴于此研究对象,作者提出两个基本假设:①企业是异质的,这是企业间互惠关系建立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0;F290
【图文】:
这种最大化反映在图形中是一种先升后降的态势(见图4-1)。图 4-1 企业网络收益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图4-1中的横坐标表示影响企业网络效益的各变量的合力,纵轴表示企业网络效益与城镇效益。那么在各变量合力的作用下,对企业网络效益与城镇规模的影响的先后顺序是有差别的。比如,对于深圳而言,在改革开放中,由于毗邻香港,通过地域的优势,吸引了资本、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节约了企业在运行中的交易成本、交通成本,产生了技术的外溢,由此产生了企业网络效益优先于城镇规模的情形,,如图 4-1 中 b 图。但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在企业网络与城镇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的是图 4-1 中 a 或 c 图的情形,即城镇发展给企业网络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先决条件,然后才表现出两者的互动关系。企业网络与城镇的互动表现出了两者的一种正相关性,在两者的均衡上,作者考虑满足如下的关系:第03期 罗哲:企业网络与城镇互动发展研究 J152-3-73
图 4-2 企业网络与城镇的关系图4.3概念模型构建企业网络作为企业间直接互惠关系链接的关系载体,城镇则充当了为企业提供地理条件的地域载体,当然这种地域条件主要担当企业间的非互惠关系。两者在企业间关系的链接中都充当着重要角色,这也是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鉴于此研究对象,作者提出两个基本假设:①企业是异质的,这是企业间互惠关系建立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0;F2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梅英;合作竞争:超竞争环境中的企业基本竞争战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魏守华,赵雅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3 谯薇,江文清,宗文哲;论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动因及方式[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8期
4 谯薇,宗文哲;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原因的文献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3期
5 冯云廷;聚集经济效应与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9期
6 李
本文编号:2671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7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