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0 11:36
【摘要】:“大学城”一词英文一般称为“University Town”或“College Town”。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城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近代意义上大学的产生。当代意义上的大学城则是在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成功兴起以后才受到广泛关注的。笔者认为,当代意义上的大学城是一种知识密集区,系指基于特定区域,具有一定规模,联系紧密,与所在城市相互依托、互动发展的高校集合体和高校单元集合体。其关键在于它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整合,是对教育资源与城市资源的一种整合,也可以说它是教育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的一种整合。 本文在导论之后共拟定七章,依次进行“递进式”解剖分析。第一章是文献评述。主要是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进行评述。第二章,对大学城的理论透视。在对大学城的性质与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城进行重新定位。认为大学城是教育产业中和城市产业链上的一个特殊企业的集合体,是人力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信息整合的基地。第三章,大学城与城市化进程。在对城市化与城市生存模式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从集聚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的角度对大学城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进行了考察论述。 第四章,大学城对与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教育产业。在对我国教育供求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消费的成长级理论,以此来考察大学城在我国教育消费“成长级”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引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对大学城进行深层次分析,以考察大学城对教育产业的影响。 第五、六章是本文的核心,用系统论的理论方法对大学城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在对系统论的理论及其在经济学上的运用进行评述之后,文章便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和揭示大学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将大学城纳入到城市产业链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99.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晓真;;大学城建设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静;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刘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大学周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戴豫;高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共享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程家飞;江苏省大学城校际间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淼玲;大学园区区位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昕虹;基于环境特征与人群心理的“学生街”规划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吴佳瑛;高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姜同仁;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崔海波;我国大学城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远芬;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互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2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72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7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