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安全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1:33
【摘要】: 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技术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也愈加深刻。一个国家的安全,不仅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要安全,技术上也要安全,技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和支撑。保护技术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十分现实的问题,是当今时代一个世界性课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国家技术安全体系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国家技术安全体系研究的意义,把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前期基础,对国家技术安全体系进行了概述。 对国家技术安全体系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国家技术安全体系事件分析原理,有单一因素归因原理、人物合一归因原理、系统归因原理。说明了国家技术安全体系事件的特点及危害,分析了国家技术安全体系事件的机理,建构了国家技术安全体系事件成因模型和加入管理要素的国家技术安全体系事件成因模型。 国家技术安全体系评价是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后果进行综合评价,目的是查找、分析国家技术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事件预防,以达到最低事件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投资效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灰色综合评价法适宜对国家技术安全体系进行评价。 国家技术安全体系预警机制,目的就是要在技术的生产、应用过程中实现预警管理,变跟踪调节为预期调节,实现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构建了国家技术安全体系预警模型,预警管理的本质在于预先控制、事前管理,对国家技术安全体系中各要素的状态进行监控、预测与警告,并在确认不安全情况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采用既定的组织方法(预案)干涉并调控整个过程,使之恢复安全状态。 保护国家技术安全,应树立新思维,完善法律体系,加大经济支撑,培养专门人才,创新安全理论,为我国制定国家技术战略和国家技术政策,完善国家技术安全体系提供系统思维和理论模型,实现中国的国家技术安全。
【图文】:
(l)系统分析方法把国家安全作为一个大系统,把国家技术安全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图1.2画出了国家安全系统运行状况,国家安全系统是目标系统,技术安全系统是支撑系统,政治安全系统等是运行系统。以中国国家技术安全为理论基点,提出了以国家技术安全战略为分析框架,构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技术安全战略作为国家大战略的观点。图 1.2国家安全系统运行图Figl.2TheoPerationdiagramofnationalseeuritysystem(2)比较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模型方法相结合)把国家技术安全与国家政治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军事安全、国家文化安全等进行对比分析,进行比较,构建了国家技术安全事件成因模型、国家技术安全系统评价模型、国家技术安全预警系统工作流程模型、国家技术安全预警系统运行模型。
国家技术安全预警,即预警机制;国家技术妥全评价,即评价机制。这几方面的关系,可以用图2.1表示。国家技术安全体系安全程度,就是对国家技术安全体系的评价,,也主要从它的保障方面即;法律保障、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安全机制和基础设施来进行评价。国家技术安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技术开发的竞争而产生的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另一个是技术活动中的安全。因此国家技术安全体系的内容可以细分如下:从主体、客体方面,分为国家技术安全主体、国家技术安全客体、国家技术安全目标等;国家技术安全的价值主体是国家,国家技术安全的执行主体有:高级技术人才、尖端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保密技术、技术档案(保密级);从技术安全部门,分为大学科研院所、技术市场、企业、贸易部门、商业、海关等: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4.3;F224
本文编号:2674225
【图文】:
(l)系统分析方法把国家安全作为一个大系统,把国家技术安全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图1.2画出了国家安全系统运行状况,国家安全系统是目标系统,技术安全系统是支撑系统,政治安全系统等是运行系统。以中国国家技术安全为理论基点,提出了以国家技术安全战略为分析框架,构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技术安全战略作为国家大战略的观点。图 1.2国家安全系统运行图Figl.2TheoPerationdiagramofnationalseeuritysystem(2)比较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模型方法相结合)把国家技术安全与国家政治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军事安全、国家文化安全等进行对比分析,进行比较,构建了国家技术安全事件成因模型、国家技术安全系统评价模型、国家技术安全预警系统工作流程模型、国家技术安全预警系统运行模型。
国家技术安全预警,即预警机制;国家技术妥全评价,即评价机制。这几方面的关系,可以用图2.1表示。国家技术安全体系安全程度,就是对国家技术安全体系的评价,,也主要从它的保障方面即;法律保障、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安全机制和基础设施来进行评价。国家技术安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技术开发的竞争而产生的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另一个是技术活动中的安全。因此国家技术安全体系的内容可以细分如下:从主体、客体方面,分为国家技术安全主体、国家技术安全客体、国家技术安全目标等;国家技术安全的价值主体是国家,国家技术安全的执行主体有:高级技术人才、尖端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保密技术、技术档案(保密级);从技术安全部门,分为大学科研院所、技术市场、企业、贸易部门、商业、海关等: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4.3;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涛;陈红兵;刘炜;;网络技术异化的主体根源与重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多闻;陈凡;;技术使用进程中的风险探析[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洋;技术风险的成因及其规避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琳;抚顺市公司法人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李俊威;基于不变矩的人形识别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4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7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