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07:42
【摘要】: 尽管我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在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上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屡屡发生中小股东权益受损的现象,导致广大中小股东对市场信心不足,市场根基不稳。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利用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对中小股东权益受损的内因与外部条件进行解释,并对国内、外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进行综述;其次,本文概括了公司治理的实质与功能,深入分析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及证券市场法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证券监管等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构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公司内、外部治理结合模型,本文分别在单独采用公司内部或外部治理机制与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相结合两种情况下,严密论证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相结合有助于改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接着,本文分别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证券市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探究控制权收益的结构与实质,阐释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途径,通过利用效用函数模型论证大股东掠夺的作用机理。同时,本文探析了证券欺诈、非法占用公司资金、非公允关联交易及不合理的股利分配等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主要途径。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侵害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后,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大股东侵害度进行比较,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较深;进而,本文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以及二者结合共三个层面,论证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缺陷、外部治理仍旧缺失,并且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不同阶段,公司内、外部治理缺乏紧密结合。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的缺陷与二者缺乏紧密结合导致中小股东权益受损。结合我国公司治理实践,本文从弥补公司内部治理、完善公司外部治理以及紧密结合公司内、外部治理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6.6;F224
【图文】:
推论3:若违法操作者连续得不到严处,则学习机制与示范效应的共同作用将使监督者信誉不断下降,而被监管者违法不被严处的概率与其违法概率均将持续上升。(见图5一”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证券监督者对违法操作的处理方式对被监管者(大股东及高管等)具有一种示范效应;而被监管者通过对监督者对过去违法者的处理方式观察信息,并修正其对监督者信誉的判断,从而推断其对未来违法操作的处理方式,并据以做出是否违法的决策,其中存在一种学习机制。这种示范效应与学习机制的共同作用使监督者信誉随其对每一个违法操作处理方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也使违法者不被严处的概率与参与者违法概率发生变化。因此,为了加强我国证券监管,不仅需要制定严格的证券法规,更需要对每一个已发生的违法操作及时给予严处。由于公司大股东、高管常常暗中操纵董事会,并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因此证券监管机构在对违法的大股东、高管执法时,常常会遇到来自董事会或地方政府的干预,从而使得证券司法中途受阻。而任何“下不为例”的决策都将对执法的及时性与监督者的信誉产生严重损害
本文编号:2791719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6.6;F224
【图文】:
推论3:若违法操作者连续得不到严处,则学习机制与示范效应的共同作用将使监督者信誉不断下降,而被监管者违法不被严处的概率与其违法概率均将持续上升。(见图5一”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证券监督者对违法操作的处理方式对被监管者(大股东及高管等)具有一种示范效应;而被监管者通过对监督者对过去违法者的处理方式观察信息,并修正其对监督者信誉的判断,从而推断其对未来违法操作的处理方式,并据以做出是否违法的决策,其中存在一种学习机制。这种示范效应与学习机制的共同作用使监督者信誉随其对每一个违法操作处理方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也使违法者不被严处的概率与参与者违法概率发生变化。因此,为了加强我国证券监管,不仅需要制定严格的证券法规,更需要对每一个已发生的违法操作及时给予严处。由于公司大股东、高管常常暗中操纵董事会,并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因此证券监管机构在对违法的大股东、高管执法时,常常会遇到来自董事会或地方政府的干预,从而使得证券司法中途受阻。而任何“下不为例”的决策都将对执法的及时性与监督者的信誉产生严重损害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潇丽;;基于公司外部治理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3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戚文举;超额控制权、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自芳;中国上市公司金字塔股权结构下剥夺型治理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潘月云;股权结构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3 孙云玉;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协调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刘红艳;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王嫱凌;基于大股东制衡的我国上市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韩霄;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舒瀚;CEO制度在中国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陈知之;上市公司私有化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1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9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