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物质流核算的浙江省循环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3:21
【摘要】: 本研究试图从物质代谢理论视角,以物质流核算为工具,完成对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规模、结构特点和运行效率等方面的客观认识和评估,并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路径和主要政策保障体系,为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战略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研究首先展开理论和方法的再思考,以理清循环经济的内涵,构建以Eurostsat(2001)物质流核算体系为基础的区域物质流核算和研究方法体系。接着展开定量分析,该部分首先系统概括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发展历程;其次具体和系统地核算出浙江省的物质流;接着对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压力、环境压力和运行效率的进行客观认识和评估;最后对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研究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的影响。最后是应用研究部分,主要探讨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行模式和路径选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在1997-2006十年间: 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资源开采量持续增大,其中非金属矿物的需求增加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矿物输入比重在增加,生物质输入比重在降低;金属矿物和化石燃料对外的强依赖性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在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浙江省承受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这种压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区域污染总体水平有趋缓的迹象,但污染规模依然庞大,部分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反呈增长之势。 资源利用效率在这十年间的进步不大,经济的增长主要通过物质投入的增加来实现。单位过程排放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可能是环境监管得到加强和污染处理技术提升的缘故。物质消耗强度持续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浙江人将开采更多的物质资源用于满足其日增的消费需求,与此伴随着向周围环境排放更多的废弃物质;GDP的物质消耗强度在分析区间内只有小幅降低。 对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面作如下判断:资源需要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下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奠定了其坚实的污染控制所需物质基础;人口数量增加将给资源带来较大压力,但对环境压力作用不明显;如果保持现有的物质利用技术水平,经济增长将通过粗放型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来实现,环境污染水平降低的要得助于控制力度的增强,目前浙江省走的是“末端治理”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道路。 最后,本研究为浙江省设计了以实现生态工业园区自组织化、共生化为核心,以企业清洁生产为基础,以静脉产业完善为保障“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将之分三阶段按梯度形推进,这些工作顺利进行有赖于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有力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F205
【图文】:

浙江省,情况,对外贸易,变动情况


图4一1997一2006浙江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咙一TbeGrowthofGDPinZb苟i仙g户旧VIOce丘”m1997to2(X拓(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l998一2007))(2)对外贸易规模及其变动情况

财政收入增长,浙江省,情况,统计年鉴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年份图4一 41997一2006浙江省财政收入增长情况Fig.4碑 TheGrowthoffisealincomeinZhejiangProvineefrom1997to2006(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1998一2007”4.2.3.2经济结构和特点(l)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口第三产业雌湃俄n

本文编号:2792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92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4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