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劳动供求状态: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理论与经验

发布时间:2020-08-14 13:26
【摘要】:本文基于劳动者存在最低必需支出约束而主流经济学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重视的现实,拓展了典型劳动供给模型所描述的劳动供给曲线,并与劳动需求曲线相结合进一步考察了由此可能出现的工资和就业状况。笔者将最低必需支出约束引入经典劳动供给模型,认为经典劳动供给曲线由此将出现一个拐点,而延续拐点后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另一方面,就拐点后的这段劳动供给曲线而言,当劳动需求不足时,劳动供求将向右下方发散失衡,直至“保留工资陷阱”。本文之所以研究这一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关注的问题,目的是希望构建起一个最低必需支出约束下劳动就业的一般理论框架,用于阐释以下一些现象和理论: 1、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的民工劳动供给问题。现阶段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民工的劳动供给与工资正反馈向下直至工资趋于民工的保留工资。笔者在本文的理论框架内解释了该现象,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的民工劳动供给现状进行了实证;同时,本文关于最低必需支出的分析,为改善劳动者境况拓展了理论和政策空间。 2、工资可伸缩性条件下的失业问题。主流经济学关于失业问题的研究通常偏聚于工资缺乏伸缩性的情形,而对工资可伸缩性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失业则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关于这个论题,本文依据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四种组合状态,重点研究了当需求较之于供给不足情形下的失业问题,将这种情形理解为“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笔者认为,这种失业在工资具有可伸缩性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是主流经济学没有探究过的一种失业的新类型,它通常存在于工业化初、中期国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对这种失业类型的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刘易斯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模型更一般化。 3、对马克思工资及失业理论的现代经济学解读。马克思在工资和失业方面揭示了这样一种图景:工人工资趋向于工资的最低限度(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由于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和相对人口过剩规律的作用,在工资下降的同时,工人的失业问题也如影随形。众所周知,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主义革命和边际革命将传统经济学的发展一分为二;前者逐步演绎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4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继强;;马克思工资和失业理论的现代经济学理解[J];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2 郭继强;;低收入者工资决定模型──一个统一若干著名理论新视域的理解[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拓志超;N群体就业状况与和谐社会构建[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3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93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7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