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13:52
自建国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为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尽管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现行的农村基础设施无论是从布局、数量,还是规模、效率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如何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借鉴发展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发展相结合的动态分析方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为背景,利用Eviews和DEAP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了包括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估算、经济绩效测算和投资效率评价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在汇总分析现有概念的基础上,研究并界定了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和经济属性。同时,明确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量分析;从资金、投资管理体制、资源整合和意识四个维度出发,剖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基于永续盘存法(PIM)估算了1978~2007年间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同时,利用Eviews 5.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一系列主流方法,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在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构建出双对数型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绩效,明确了农村道路、自来水和电力设施的投资贡献度。 构建了基于DEA方法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相对有效性模型,即C2R模型和BC2模型,选取了2001~2007年面板数据,建立了模型所需的指标体系,对相关变量进行了必要的处理;对我国东中西部29个省市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相对有效性进行了动态研究,具体包括:研究了东中西部投资效率相对有效性;测算了决策单元规模效率;针对不同的区域,剖析了各区域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相对有效性的变化特点及其规律。 采用了基于Malmquist-DEA计算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利用DEAP 2.1版本软件,运用1990~2007年29个省市决策单元的面板数据,系统评价了年度以及决策单元的投资效率变化(MPI)及其组分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技术效率变化(TE)和技术进步(TP),其中,技术效率包括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等方面,动态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变化的内在推动力,阐释了29个决策单元投资效率变化情况及其特点。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存在投资总量不足、投资效率低下和投资管理体制等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合理确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方式;创建高效的投资运营管理体制;推进科技创新,注重环保,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等。 本文研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战略、优化资金配置,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从而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224;F323.9
【部分图文】:
第 2 章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问题剖析我国 1983 年出版的《经济大辞典·工业卷》的定义是“一般是指经营盈利性事业时预先垫付的一定数量的资本或其他实物”。1987 年的《经济大辞典·金融卷》的定义是:“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以获得丰厚利益为目的,预先垫支一定量的货币和实物,以经营某项事业的行为”。1987 年的《经济大辞典·财政卷》的定义是:“投资在资本主义社会指货币转化为资本,在社会主义社会指货币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的过程”。我国对投资的理解经过了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概念,现在对投资的理解同西方相似,包括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两种,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实物投资。(2) 投资分类 和其概念情况相同,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投资进行不同的分类(如图 2-1 所示)。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11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4
第 2 章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问题剖析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决策者提供博弈规则,也可以为资束的机制,进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配置效率和投资管理体制包括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机制、投资、投资监督机制以及投资项目后评价机制等五大要素目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表明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因素。库 2011年 第11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第 2 章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问题剖析融服务业务始终无法深入农村,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也不明显,而原本以农村务为主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也在一步步的改革中收缩战线。(3)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投资资金使用分散、投资项目交叉重复现象突,降低了整体投资效益。由于我国仍处于 经济转轨时期,现行的投资政策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支农资金(包括投资)分属多个政府部门 管理,各部门对策的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亦缺乏有机的协调。目最突出的是发改委、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资金在分配上还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资金的头管理一方面造成重复投资,另一方面加大了管理成本,成资金的浪费。图 2-5 详细列示出由于资金问题所造成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弱化的具体原。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11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4
本文编号:2833769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224;F323.9
【部分图文】:
第 2 章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问题剖析我国 1983 年出版的《经济大辞典·工业卷》的定义是“一般是指经营盈利性事业时预先垫付的一定数量的资本或其他实物”。1987 年的《经济大辞典·金融卷》的定义是:“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以获得丰厚利益为目的,预先垫支一定量的货币和实物,以经营某项事业的行为”。1987 年的《经济大辞典·财政卷》的定义是:“投资在资本主义社会指货币转化为资本,在社会主义社会指货币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的过程”。我国对投资的理解经过了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概念,现在对投资的理解同西方相似,包括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两种,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实物投资。(2) 投资分类 和其概念情况相同,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投资进行不同的分类(如图 2-1 所示)。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11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4
第 2 章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问题剖析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决策者提供博弈规则,也可以为资束的机制,进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配置效率和投资管理体制包括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机制、投资、投资监督机制以及投资项目后评价机制等五大要素目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表明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因素。库 2011年 第11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第 2 章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问题剖析融服务业务始终无法深入农村,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也不明显,而原本以农村务为主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也在一步步的改革中收缩战线。(3)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投资资金使用分散、投资项目交叉重复现象突,降低了整体投资效益。由于我国仍处于 经济转轨时期,现行的投资政策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支农资金(包括投资)分属多个政府部门 管理,各部门对策的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亦缺乏有机的协调。目最突出的是发改委、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资金在分配上还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资金的头管理一方面造成重复投资,另一方面加大了管理成本,成资金的浪费。图 2-5 详细列示出由于资金问题所造成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弱化的具体原。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11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华坚;祁智国;马殷琳;;基于超效率DEA的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昭雄;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与效益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姜春白;财政分权背景下辽宁省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柯雅瑜;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效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李宏武;基础设施投资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3年
4 申璐;江苏省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5 许丹丹;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3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3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