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20:42
本文从多种视野(如产业、价值链、产业链等)阐述、建立了产业价值链的概念、结构,这一概念深入价值价值链的内部,把握了产业价值链的产业经济理论背景,揭示出产业价值链深刻的价值结构涵义。从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价值出发,抓住产业价值链的两个基本的过程: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过程,研究如何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发现、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价值的合理分配。研究这两个过程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为产业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产业价值链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有效地实现了整条链的价值,反映出价值的转移、创造和分配,从更高和更宏观层面上寻求资源和价值活动的融合。把资源配置到具体的价值活动中,以资源和价值活动创造价值的不同方式来阐明产业价值链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基于资源交换的价值创造观,分析了战略均衡实现的不同途径,提出路径依赖的观点和一般战略均衡的概念。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配过程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两阶段的动态博弈过程讨论产业价值链的中间产品的定价过程,讨论了中间产品定价的非合作博弈过程,双向动态博弈下中间产品价格范围的确定,以及博弈的先后顺序对...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案例
1.1.2 现实的背景
1.1.3 研究的困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2.1 对产业及产业链背景的研究
1.2.2 价值链的研究
1.2.3 价值创造的研究
1.2.4 价值分配研究
1.2.5 博弈工具应用的研究
1.2.6 小结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链与产业价值链
2.1 纵向产业链的研究
2.1.1 产业链的相关研究
2.1.2 产业和产业链
2.1.3 产业链的形成
2.1.4 产业链中企业组织形式
2.1.5 小结
2.2 从价值链到产业价值链
2.2.1 价值链概念的演进
2.2.2 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及特点
2.2.3 供应链与产业价值链
2.3 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管理的案例
2.3.1 国美电器:横向整合,国美要成为产业价值的管理者
2.3.2 戴尔电脑:纵向整合,戴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扩张
2.4 产业价值链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三章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研究
3.1 资源、价值活动与产业价值链
3.1.1 价值活动的观点
3.1.2 基于资源的观点
3.1.3 两种观点的融合
3.1.4 产业价值链的观点
3.2 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
3.2.1 产业价值链的创新结构
3.2.2 发现和创造价值的创新形式
3.2.3 小结
3.3 通过合作创造价值
3.3.1 资源互补创造价值
3.3.2 价值活动协同产生价值
3.3.3 通过交换获取价值
3.3.4 战略均衡
3.4 价值创造的战略均衡研究
3.4.1 基于资源交换的战略观
3.4.2 资源交换与路径依赖
3.4.2.1 资源的企业内部重新配置
3.4.2.2 获取资源
3.4.2.3 资源合并
3.4.2.4 路径依赖
3.4.3 一般战略均衡
3.4.4 小结
第四章 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配研究
4.1 动态博弈与价值分配
4.1.1 无外部市场条件下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博弈分析
4.1.1.1 问题描述
4.1.1.2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静态博弈分析
4.1.1.3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动态博弈分析
4.1.1.4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比较分析
4.1.1.5 小结
4.1.2 双向动态博弈下中间产品价格范围的确定
4.1.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4.1.2.2 供应厂商具有中间产品价格决定权的动态博弈
4.1.2.3 下游企业具有中间产品价格的决定权的动态博弈
4.1.2.4 结论
4.1.3 供应链的价值分配研究—基于中间产品定价的博弈分析
4.1.3.1 模型及假设
4.1.3.2 静态定价博弈
4.1.3.3 动态定价博弈
4.1.3.4 小结
4.2 中间产品价格振荡系统
4.2.1 供应链的价值分配——基于中间产品动态价格振荡系统的实现途径
4.2.1.1 模型假设
4.2.1.2 供应链中间产品价格动态振荡过程
4.2.1.3 供应链中间产品价格振荡的收敛条件
4.2.1.4 一个应用实例
4.2.2 供应链中间产品动态价格振荡系统及其收敛性分析
4.2.2.1 动态价格振荡系统
4.2.2.2 系统收敛的一般条件
4.2.2.3 一个应用实例
4.2.2.4 小结
4.3 讨价还价与价值分配
4.3.1 基于Rubinstein-Stahl讨价还价模型的供应链中间产品定价
4.3.1.1 建立模型的一些基本假设
4.3.1.2 基于总体利润最大化的讨价还价分配
4.3.1.3 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讨价还价分配
4.3.1.4 小结
4.3.2 讨价还价能使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吗
4.3.2.1 模型假设
4.3.2.2 总体利润最大的定价博弈
4.3.2.3 主要定理
4.3.2.4 案例应用
4.3.2.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混合博弈方法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研究
5.1 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混合博弈刻画
5.2 供应商的数量和产量选择如何影响供应链的价值分配
5.2.1 模型假设
5.2.2 供应商数量选择对供应链价值分配的影响
5.2.3 供应商产量分布对供应链价值分配的影响
5.2.4 实例分析
5.2.5 小结
5.3 供应商的一般产量分布如何影响供应链的价值分配
5.3.1 竞争剩余的引入
5.3.2 相同数量供应商一般的产量分布对价值分配的影响
5.3.3 不同数量供应商的一般产量分布对价值分配的影响
5.3.4 小结
第六章 煤、电、冶产业价值链案例分析
6.1 煤电冶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6.1.1 三个企业
6.1.1.1 嘉阳煤矿
6.1.1.2 嘉阳电厂
6.1.1.3 川投峨铁
6.1.2 形成历程
6.2 价值的创造
6.2.1 产业价值链形成前
6.2.2 产业价值链形成后
6.3 价值分配与中间产品定价
6.3.1 中间产品价格范围区间的确定
6.3.1.1 煤厂在煤的价格确定上具有决定权
6.3.1.2 电厂在煤的价格确定上具有决定权
6.3.2 中间产品的价格振荡过程
6.3.3 讨价还价与价值分配
6.4 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
6.4.1 产量决策与价值的分配
6.4.2 外部环境变化与价值分配格局的变化
结束语
1. 本文主要结论
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简历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向动态博弈下中间产品价格范围的确定[J]. 杜义飞,蒋国俊,李仕明. 预测. 2005(01)
[2]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J]. 杜义飞,李仕明. 科学学研究. 2004(05)
[3]基于获取决策优先权的零售商战略联盟效益分析[J]. 钟德强,仲伟俊.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1)
[4]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 蒋国俊,蒋明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5]均势供应链及其利润分配机制探讨[J]. 廖成林,孙洪杰. 管理工程学报. 2003(04)
[6]商品流通渠道利润最大化模型及利润分配策略的确定[J]. 王效俐,安宁. 系统工程. 2003(06)
[7]论两主体情形下合作剩余的分配——以悬赏广告为例[J]. 黄少安,宫明波. 经济研究. 2003(12)
[8]营销管理中的利益机制分析[J]. 杨学南,汪贤裕. 系统工程. 2003(05)
[9]存在外部垄断市场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研究[J]. 慕银平,唐小我,马永开.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07)
[10]战略联盟价值创造与分配分析[J]. 张延锋,刘益,李垣. 管理工程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152456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案例
1.1.2 现实的背景
1.1.3 研究的困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2.1 对产业及产业链背景的研究
1.2.2 价值链的研究
1.2.3 价值创造的研究
1.2.4 价值分配研究
1.2.5 博弈工具应用的研究
1.2.6 小结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链与产业价值链
2.1 纵向产业链的研究
2.1.1 产业链的相关研究
2.1.2 产业和产业链
2.1.3 产业链的形成
2.1.4 产业链中企业组织形式
2.1.5 小结
2.2 从价值链到产业价值链
2.2.1 价值链概念的演进
2.2.2 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及特点
2.2.3 供应链与产业价值链
2.3 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管理的案例
2.3.1 国美电器:横向整合,国美要成为产业价值的管理者
2.3.2 戴尔电脑:纵向整合,戴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扩张
2.4 产业价值链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三章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研究
3.1 资源、价值活动与产业价值链
3.1.1 价值活动的观点
3.1.2 基于资源的观点
3.1.3 两种观点的融合
3.1.4 产业价值链的观点
3.2 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
3.2.1 产业价值链的创新结构
3.2.2 发现和创造价值的创新形式
3.2.3 小结
3.3 通过合作创造价值
3.3.1 资源互补创造价值
3.3.2 价值活动协同产生价值
3.3.3 通过交换获取价值
3.3.4 战略均衡
3.4 价值创造的战略均衡研究
3.4.1 基于资源交换的战略观
3.4.2 资源交换与路径依赖
3.4.2.1 资源的企业内部重新配置
3.4.2.2 获取资源
3.4.2.3 资源合并
3.4.2.4 路径依赖
3.4.3 一般战略均衡
3.4.4 小结
第四章 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配研究
4.1 动态博弈与价值分配
4.1.1 无外部市场条件下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博弈分析
4.1.1.1 问题描述
4.1.1.2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静态博弈分析
4.1.1.3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动态博弈分析
4.1.1.4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比较分析
4.1.1.5 小结
4.1.2 双向动态博弈下中间产品价格范围的确定
4.1.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4.1.2.2 供应厂商具有中间产品价格决定权的动态博弈
4.1.2.3 下游企业具有中间产品价格的决定权的动态博弈
4.1.2.4 结论
4.1.3 供应链的价值分配研究—基于中间产品定价的博弈分析
4.1.3.1 模型及假设
4.1.3.2 静态定价博弈
4.1.3.3 动态定价博弈
4.1.3.4 小结
4.2 中间产品价格振荡系统
4.2.1 供应链的价值分配——基于中间产品动态价格振荡系统的实现途径
4.2.1.1 模型假设
4.2.1.2 供应链中间产品价格动态振荡过程
4.2.1.3 供应链中间产品价格振荡的收敛条件
4.2.1.4 一个应用实例
4.2.2 供应链中间产品动态价格振荡系统及其收敛性分析
4.2.2.1 动态价格振荡系统
4.2.2.2 系统收敛的一般条件
4.2.2.3 一个应用实例
4.2.2.4 小结
4.3 讨价还价与价值分配
4.3.1 基于Rubinstein-Stahl讨价还价模型的供应链中间产品定价
4.3.1.1 建立模型的一些基本假设
4.3.1.2 基于总体利润最大化的讨价还价分配
4.3.1.3 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讨价还价分配
4.3.1.4 小结
4.3.2 讨价还价能使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吗
4.3.2.1 模型假设
4.3.2.2 总体利润最大的定价博弈
4.3.2.3 主要定理
4.3.2.4 案例应用
4.3.2.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混合博弈方法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研究
5.1 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混合博弈刻画
5.2 供应商的数量和产量选择如何影响供应链的价值分配
5.2.1 模型假设
5.2.2 供应商数量选择对供应链价值分配的影响
5.2.3 供应商产量分布对供应链价值分配的影响
5.2.4 实例分析
5.2.5 小结
5.3 供应商的一般产量分布如何影响供应链的价值分配
5.3.1 竞争剩余的引入
5.3.2 相同数量供应商一般的产量分布对价值分配的影响
5.3.3 不同数量供应商的一般产量分布对价值分配的影响
5.3.4 小结
第六章 煤、电、冶产业价值链案例分析
6.1 煤电冶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6.1.1 三个企业
6.1.1.1 嘉阳煤矿
6.1.1.2 嘉阳电厂
6.1.1.3 川投峨铁
6.1.2 形成历程
6.2 价值的创造
6.2.1 产业价值链形成前
6.2.2 产业价值链形成后
6.3 价值分配与中间产品定价
6.3.1 中间产品价格范围区间的确定
6.3.1.1 煤厂在煤的价格确定上具有决定权
6.3.1.2 电厂在煤的价格确定上具有决定权
6.3.2 中间产品的价格振荡过程
6.3.3 讨价还价与价值分配
6.4 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
6.4.1 产量决策与价值的分配
6.4.2 外部环境变化与价值分配格局的变化
结束语
1. 本文主要结论
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简历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向动态博弈下中间产品价格范围的确定[J]. 杜义飞,蒋国俊,李仕明. 预测. 2005(01)
[2]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J]. 杜义飞,李仕明. 科学学研究. 2004(05)
[3]基于获取决策优先权的零售商战略联盟效益分析[J]. 钟德强,仲伟俊.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1)
[4]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 蒋国俊,蒋明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5]均势供应链及其利润分配机制探讨[J]. 廖成林,孙洪杰. 管理工程学报. 2003(04)
[6]商品流通渠道利润最大化模型及利润分配策略的确定[J]. 王效俐,安宁. 系统工程. 2003(06)
[7]论两主体情形下合作剩余的分配——以悬赏广告为例[J]. 黄少安,宫明波. 经济研究. 2003(12)
[8]营销管理中的利益机制分析[J]. 杨学南,汪贤裕. 系统工程. 2003(05)
[9]存在外部垄断市场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研究[J]. 慕银平,唐小我,马永开.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07)
[10]战略联盟价值创造与分配分析[J]. 张延锋,刘益,李垣. 管理工程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152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15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