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M分析视角金融保险集团风险预警模式分析
王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市场与世界经济市场之间关联日益密切,而世界宏观经济发展局势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呈现相对的不稳定性,再加上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频发让金融保险行业开始对当前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各项风险挑战进行思考。本文立足于ERM科学研究的角度,就当前我国经济市场中已经存在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针对金融保险集团开启风险预警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金融;ERM;保险集团;风险管理;预警模式
一、ERM的沿革与EMR在金融保险集团内部的应用
ERM的全称是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代表企业风险管理,也表示全面风险管理。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美国风险行业研究者最先提出该理论,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之后被世界范围内的各个经济产业运用到自身的发展经营过程中,其中以金融保险行业为代表。随着世界经济局势不断变化,ERM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在世界各国经济学者与相关经济组织对于ERM都有各自的理解,总的来说可以将企业风险管理简单定义为:企业或组织在经营过程中,由该组织的管理者、管理层以及相关工作者来对企业或组织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的计划,目的在于对潜在的经营风险做出有效地风险规避,为企业或组织实现最终发展目标提供一定的保障。
从ERM角度上对金融保险集团企业开启经营风险预警模式,是对集团内部控制组织的深化拓展,将整个企业主体控制结构涵盖其中,同时又保证了更加高效、全面的控制力。关于金融保险集团风险预警模式的探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渐进性开展:
第一,结合金融保险集团内部控制管理结构,利用ERM框架打造与组织发展目标一致的风险预警管理模式,并通过有效策略将该模式与企业文化互相融入。
第二,在金融保险集团开启全面的监督、管理以及经营规划,使得企业主控力量辐射范围扩大,不能缺乏ERM框架的层层构造。
第三,在ERM框架内整合保险金融集团的风险信息,注意把握风险与机会的概念,根据有关的应对经验,风险管理研究理论成果来做好金融企业风险规避。
二、开启金融保险集团的ERM风险预警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保险监管相关组织就当前金融保险行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经济风险挑战做出了明确的指示,指示提出金融保险集团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保险、市场、信用以及操作等方面,基本包含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此外又因金融保险行业发展规模巨大,产业范围超出了限定的地域空间导致由不同地域空间带来的风险更加复杂。
目前,我国的金融保险集团发展首先需要就本身的运作资本分析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其次,在经济大环境的冲击下需要保留一定的资本等待新的发展机遇;最后,也要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中应对各种股权、债券市场的动荡。只有通过ERM才能将以上问题集中起来各个突破,所有在金融保险集团中开启ERM模式,实现有效地风险管理,保障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
三、金融保险集团的ERM风险预警模式
金融保险集团开启的风险预警模式是建立在ERM理论研究成果之上的科学风险管理手段,整个风险预警模式主要由一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金融保险集团的全方位风险可能性分析:
将金融保险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以及外部经营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将潜在的经营风险采取科学的手段评估,区别不同的风险类别并得出造成风险的主要原因结论,以此作为整个风险预警模式的根本依据。
(二)金融保险集团的全方位风险指标分析:
将整个金融保险企业内的各个部门的经营管理的财务情况进行指标性的反映与整合,其中包括了金融保险企业的对外的偿付水平、对内管理水平、在市场中的控制能力等,以此作为该预警模式的开启条件与基本保障。
(三)金融保险集团的全方位风险辅助分析: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科学的信息工程设计将各类金融保险理论等知识与市场金融信息整合后实现人机交互,使得预警模式中信息导入后出现的各类决策性问题能够获得科学性的处理方案,作为管理层实施最终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让金融保险集团中各项发展决议更加合理。
(四)金融保险集团的全方位风险管理分析:
开启ERM风险预警模式的前提是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预警模式应用体系,该体系中分别包括了企业风险管理系统以及具体风险管理技术标准。其中,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是让整个风险预警模式开启的必要保障,也是使得该模式能够正常运作的重要环节;风险管理技术标准规定了金融保险集团启动全方位风险预警模式的主要策略,涵盖了基本的潜在风险数据整合、风险模型搭建以及风险应急处理机制等。
四、金融保险集团如何实现ERM视角下风险预警模式构建
(一)强化风险管理系统的全面性,从多方位实现科学的风险预警模式构建
1、首先从金融保险集团内部入手,实施科学有效的质量办法,将整个金融保险事业隔离在安全的风险辐射带之外,并在之间搭建起独立而又存在高质管理效力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重要的沟通枢纽。比如,在企业管理层以下专门设计风险管理部门,为金融保险企业经营过程的潜在风险予以专门的支持;在金融保险集团以下的各个分公司或部门涉及到风险管理事项的内容也应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系统标准,与业务经验部门形成独立关系并向总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内各种经营项目都应开设专门的风险管理通道,将经营项目中设计风险的业务进行监督与控制,并把监管资料汇总上报,由各个部门的管理者以及各经营项目的负责人承担起潜在的风险发生责任。
2、明确金融保险集团中设计风险管理事务的具体范围以及内容。首先,企业在开启实时的风险预警模式之前应就当前潜在的行业风险做好分类,,根据风险类别与范围可以分为保险、信用、市场以及操作等几个大类。其次,针对业务对象以及业务性质之间的差异性,其潜在风险也都应被划入同样的风险区域中,再根据不同的业务标准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能够保障风险预警模式的针对性。
3、把关每一个经营项目的细节,处理好各个业务环节中的风险适宜。金融保险集团开启风险预警模式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科学的ERM研究理论应用,使本企业的经营处于较低风险之下从而获得更高收益的保障。金融保险行业是一个连贯性产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都会对最终的业务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够将风险管理预警模式深入到每一个业务环节中,那么整个金融保险集团的业务活动都将暴露于经营风险之中。
(二)在金融保险集团内部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
金融保险集团是在不断面对风险、规避风险以及承担风险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其特殊的风险属性让其每个业务项目以及经营环节都包括了大量的风险内容,最终将在集团员工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所以,在金融保险集团内部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是提高企业员工对于其岗位风险属性的正确认知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为实现企业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构建,需要企业风险管理部分就风险识别、风险防范以及风险控制等内容能够对员工进行培训,就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奖惩体系使得企业员工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主动性,与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需求相适应。
(三)引进前沿性的企业风险管理科学理论和技术
1、采取多种风险管理模式组合,减少风险规避空白。金融保险集团需要面对的风险业务多种多样,单一的风险管理办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保险行业的多元化需求,除了对业务对象的常规风险审查之外,还应将风险管理范围扩大到整个业务行业中去,时刻通过行业市场的反应做好精确的风险评估研究。
2、形成有科学地经营资本风险管理模式。金融保险集团在业务经验前期对本企业即将面临的潜在风险损失进行估算,再思考经营过程中需要的花费的成本,最后整合估算出本次经营投资所得。这样的经营资本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住未来经营风险中的损耗,规避、转移大部分风险责任,从而使得集团的资本运作能力强化,获得最优收益。
3、开展分散形式的经营资产组合模式,降低资本经营运作风险。金融保险集团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自身运作资产进行合理的拆分与组合后,能够将总的经营风险分散从而实现风险降低的目的,特别是采取动态式风险管理模式的经营办法能够让金融保险集团只需要面对最基本的运作系统风险。
结语:
金融保险集团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借助各方的监管力量保障自身经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降低金融市场环境带来的各类经营风险。虽然我国有相关的监管部门为金融保险行业设立了相关风险预警策略,但是金融保险企业在实际经营中不能完全受到风险预警策略的保护。ERM是国际上率先提出,发展也最为全面的先进风险管理理论,文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在ERM理念下构造的风险预警模式对于金融保险集团的必要性,在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中,需要更多的风险管理研究成果来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吴玉奉.西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5年度)[C].1995年
[2]沈传河,郭玉德.金融风险的非市场化分配机制与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本文编号:16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