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社会保险管理模式探索性研究——以西藏地区为例
本文选题:边疆地区 + 社会保险 ; 参考:《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保障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承担着主力军的角色,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会让公民及时足额地享受国家社会保险政策和精细化经办管理服务。近年来,社会保障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彰显了政府责任。但是,社保经办管理服务则显得相对滞后,影响了社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执行效果。西藏社保经办机构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不相适应,难以充当新形势下的"安全网"或"减震器"。面对挑战和存在的问题,社保经办机构要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经办管理模式。文章提出构建边疆地区政府主导型社会保险垂直管理模式,提升社会保险生产力发展水平。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ocial insurance, as the core part of social security, bears the role of the main force. Th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mode will allow citizens to enjoy the national social insurance policy and the meticulous management service in a timely and full way. In recent years, the social security cause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and in recognition. However, the management service of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is lagging behind, which affect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social security policy.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level of Tibet social insurance agency is not suitabl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stability. It is difficult to act as a "safety net" or "shock absorber"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hallen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social security agencies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the times, we must seize the opportunity, meet the challenges,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odel.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ertical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government led social insurance in the border areas,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social insurance productivit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分类号】:F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颖颖;;中国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及改革方向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一鸣;;试论社会保障的公共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2 孙曼娇;;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3 宋桂红,刘薇;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模式分析[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胡海峰;刘光卓;;农民工保险制度模式探讨[J];保险研究;2007年03期
5 张蕾;;武汉社保:基本问题与对策建议[J];长江论坛;2012年03期
6 毕小龙;;社会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分析与选择[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1期
7 徐祖荣;;非政府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5期
8 罗华林;周俊;;健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基于德国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9 尹薇;;浅析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预算的关系[J];当代经理人;2006年07期
10 罗华林;周俊;;德国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俊康;;我国国情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邓大松;胡宏伟;;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楠;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乃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布莱玛·朱力;塞拉利昂养老保障适度水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余桔云;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周国良;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和数值模拟[D];复旦大学;2003年
6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7 葛煦;住院医保和自费患者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丁少群;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嵇景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10 杨文俊;美德日社会保险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琪瑜;不同群体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林青;城镇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王珊;加强工伤预防管理的对策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丽琴;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转制成本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褚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社会保险逃费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白立洋;社会保障水平的伦理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7 陈凯华;我国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冰;喀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杰;全国统筹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垂直化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建梅;转型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及其创新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岳宗福;;新中国60年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2 王秀芬;张丽;;从《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看中国船员社会保险立法之完善[J];江汉论坛;2010年11期
3 刘武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筹建始末[J];纵横;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国胜;王圣发;;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J];金融与经济;1991年10期
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J];广东经济;1997年04期
3 胡方;改革公费医疗制度问题浅议[J];中国劳动;1983年08期
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课题组;变革时期的中国社会安全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05期
5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劳动部、人事部、民政部关于保持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稳定的通知[J];河北政报;1995年01期
6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有关政策问答[J];行政人事管理;1997年03期
7 李晴;中国加入WTO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J];人口与经济;2002年S1期
8 黄基胜;;社保怎保?[J];今日海南;2002年11期
9 胡建和;;深圳:在创新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05期
10 蒋静;;高等学校社会保险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梁满峰;;社会保险制度亟待完善[A];聊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论文集[C];2001年
2 高兴民;;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骆忠学;;对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重大意义的一点认识[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3期(总第87期)[C];2011年
4 李爱;;改革开放30年山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展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5 王艳华;;电力企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王天林;刘峰峰;;社保基金管理中内部控制的构建与实施[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7 胡晓义;;十二五时期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对策[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吴联灿;李亚青;申曙光;;企业社会保险福利对农民工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珠三角地区为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译方;;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总工会 钮友宁;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思考[N];工人日报;2010年
2 王建永 湖北省保康县农村社会保险管理局;实行综合社会保险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3 梁春贤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N];中国人口报;2009年
4 浦城县县长 陈国发;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N];福建日报;2009年
5 天津市副市长 崔津渡;健全监管体制确保基金安全[N];人民日报;2008年
6 广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 黄远飞;适应国企改革的需要[N];中国企业报;2000年
7 记者 李艳邋实习生 唐雯;我省养老保险垂直管理成功创出“陕西模式”[N];陕西日报;2007年
8 记者 朱册 通讯员 周家友;我州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N];大理日报(汉);2010年
9 周艳梅 张瑾;伊旗推行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险制度[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10 潘锦棠;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要稳步推进[N];学习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亮;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经济影响与改革路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郑传锋;中国军人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马永华;有限理性视角下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李红军;论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邱添;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思辨: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长泳;军人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0年
2 吴轶超;关于我国产业结构对社会保险制度影响的理论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孙茂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4 杨逸;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恩强;试论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黄红;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谢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苏雪;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王传真;社会保险制度区域差异及其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孙成林;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4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7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