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夏普比率的最优再保险策略
本文选题:夏普比率 + 风险价值 ; 参考:《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年05期
【摘要】:当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时,通过再保险转移风险是非常必要的。再保险是保险人将其承保业务的一部分转移给再保险人的行为,而再保险业务中核心是最优再保险策略问题,即以何种形式分保以及具体分保的额度。本文引入基金业中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常用的指标-夏普比率,构建了基于该指标的再保险策略风险模型.对于分保业务中常见的两种形式:成数再保险和止损再保险,文章通过分析得出使得保险人夏普比率最大化的风险自留比率和风险自留额度。基于夏普比例对最优再保险策略的研究可以为保险公司的再保险业务提供决策依据。
[Abstract]:The risk of reinsurance is very necessary when the insurance company covers catastrophe risk . Reinsurance is the insurance policy risk model based on the index - Sharp ratio commonly used in risk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the fund industry .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29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11JJD790053,13JJD790040)
【分类号】:F224;F8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沈维涛,黄兴孪;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J];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2 陈学华;韩兆洲;唐珂;;基于VaR和RAROC的保险基金最优投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3 方毅;张屹山;;CVaR、VaR应用在RAROC的比较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1期
4 郭文旌;蔡军;李心丹;;均值-方差准则下的多期最优保险投资(英文)[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02期
5 刘沛欣;田军;周勇;;基于VaR和ES调整的Sharpe比率及在基金评价中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4期
6 周明;陈建成;董洪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下的最优再保险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丽;王旭辉;;关于开放式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模型述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2期
2 胡金娥;杨万荣;;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彭孝松,杨义群;应用基金业绩评价模型时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商业研究;2003年20期
4 刘霞;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5 申团营;邱长溶;刘华芳;;证券投资基金表现的动态能力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6 王丽珍;李静;;基于RAROC的保险基金投资策略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05期
7 樊锐;;保险资金的证券投资绩效分析[J];保险研究;2011年06期
8 兰邦华;张文璋;;基金净值指数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3年08期
9 李红权,马超群;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10 刘白兰;邹建华;朱臻;;基金收益率排名与计算的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黎晨曦;胡改琴;;我国保险资金最优投资比例的风险控制[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2010年
2 李心愉;沈冲;;保险投资中的政策因子研究[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2010年
3 王福胜;周文娟;王摄琰;;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效率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陈刚;董雨;张伟;;我国封闭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价与折价分析[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任夏翔;龚德风;李好好;;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业绩评价—牛熊市场中的因素模型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品;开放式基金费用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明亮;基于经济控制论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王赫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双杰;企业绩效评估和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吴启芳;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研究及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6 王学军;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蒋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张文璋;我国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肖军;中国股票市场价值反转投资策略有效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孟东晓;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小东;基于VaR风险控制的组合效用最大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谢保华;Copula函数在保险投资组合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祁玲;我国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与基金业绩的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梅雪蕾;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郭瑞;开放式基金与我国股市稳定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振铭;我国封闭式基金周内价格变动、周末隔夜价格变动与周资产净值变动的相关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许正;我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业绩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韩娜;中国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秦敬林;我国契约型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陆潇;我国开放式基金综合业绩与申购赎回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振球,俞自由;保险公司投资比例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2期
2 曹凤岐;关于发展投资基金的战略思考[J];财贸经济;1999年02期
3 刘莉亚,邓云胜,任若恩;RAROC模型下单笔贷款业务经济资本的估计与仿真测算[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4 赵家敏,陈庆辉,彭岗;全面风险管理模型设计与评价:基于RAROC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5 荣喜民,吴孟铎,刘泊炀;保险基金投资的单位风险收益最优化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6 安实,张炀,陈剑平;基于差异系数σ/μ的人寿保险公司最优投资组合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7 黄文娣;基于VaR的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估法RAROC[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沈维涛,黄兴孪;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J];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9 张文璋,陈向民;方法决定结果吗——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起点[J];金融研究;2002年12期
10 荣喜民,李楠;保险基金的最优投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磊;任若恩;张金宝;;基于GARCH模型的风险价值蒙特卡罗模拟[J];系统工程;2006年07期
2 龙应贵;;Delta-normal风险价值计算法的理论探析[J];市场论坛;2007年06期
3 安佰玲;侯为波;;VaR约束下的M-V模型在股票配置决策中的应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佟瑞;;投资组合风险价值的蒙特卡罗模拟及其信息化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21期
5 周启清;刘潇远;;VaR模型在套期保值比率计算中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6 郭卫娟;;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风险价值VaR的计算[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赵建昕;任培民;赵树然;;金融高频数据的风险价值研究——基于非参数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李进芳;王仁曾;;Bootstrap方法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测量中的应用[J];统计研究;2010年03期
9 安俊英;张卫国;;非线性波动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年33期
10 王亦奇;刘海龙;张海亮;;结合资产配置策略测算收益保证的风险[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军;张兆响;;VaR在营销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军;张云起;;VaR在营销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恺明;潘和平;周文炯;;敲出累计期权的风险价值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于红香;刘小茂;;SV-M模型下VaR和ES估计的极值方法[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田益祥;肖璨;;基于GARCH风险价值的GMDH估计[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曹中;陶爱元;沈学桢;;中外股指收益VAR和ES的对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庄新田;黄小原;;企业投融资组合管理的模糊模型与优化[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陈国栋;;用VaR度量固定收益债券的市场风险[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林萍萍;刘树安;王庆;;基于极大极小风险收益因子的资产组合模型[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10 刘琼芳;张宗益;;非参数法与半参数法的沪深股市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John Kay 朱冠华;风险能用数学模型确定吗?[N];期货日报;2006年
2 周家生;有效投资组合策略在期货投资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10年
3 记者 齐闻潮;中债VaR值产品上线试运行市场反响良好[N];金融时报;2011年
4 赵成珍;PTA期货对PX的交叉套期保值[N];期货日报;2009年
5 赵中华;资本市场数据计量分析法简述[N];期货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选华;金融风险价值量化分析的模型与实证[D];重庆大学;2011年
2 陈志斌;对冲基金流动性风险的计量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胡小平;La-ES与最优变现策略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刘晶;极值统计理论及其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8年
5 张运鹏;基于GARCH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凤娟;银行混业经营的风险管理[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刘艳萍;基于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资产组合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解其昌;分位数回归方法及其在金融市场风险价值预测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莫建明;基于损失分布法的重尾性操作风险的度量精度与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许文;商业银行贷款组合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洪阳;可转换债券的风险价值与极值理论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魏强;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和融资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3 王静;融入风险因素的上市公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4 张亚兰;商业银行风险限额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吴雪峰;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计量与控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6 钟柳民;风险价值(VaR)于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之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7 张国;稳定分布及证券投资组合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刘林春;VaR参数和非参数法及其在中国股市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宋红玉;证券市场风险度量与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10 陈桥;基于信度理论的风险价值模型[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7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7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