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施效果评估
发布时间:2021-09-30 00:18
因罹患重大疾病而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通常也被称之为灾难性医疗费用支出是造成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关键。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口高龄化以及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下,整体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城乡居民在罹患重大疾病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医疗负担和因病致贫风险。基于此我国于2012年开始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患大病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做进一步的补偿安排。目前陕西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经从前期试点阶段过渡到全面实施阶段。本文利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大病保险评价指标,对陕西省具有代表性的四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施效果做深入评估,总结出大病保险制度建设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因病致贫风险较大的西部地区可推广的经验,指出陕西省大病保险制度尚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可行方案予以解决。本文首先以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涉及陕西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科学确定了医疗负担比、医疗负担比变动量、高额医疗费用、合规医疗费用、受益率等大病保险核心指标的测算方法。其次,综合运用风险社会理论、公平正义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从公平性、...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年西安市大病保险政策补偿比
图 5.1 2013 年西安市大病保险政策补偿比 图 5.2 2014 年西安市大病保险政策补偿比结合式(2.8)(2.10)(3.1),表 5.2 反映了西安市 2013 年-2015 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筹资责任及其相对应的受益率、实际补偿比、医疗负担比数据。三年中农村居民获得了比城镇居民高出三倍以上的受益率,制度以相对合理的新农合大病保险门槛设置使得更多产生高额医疗费用的农村居民享受到大病补偿,此外 2013 年、2014 年农村
图 5.3 2013-2015 年西安市城乡居民大病患者医疗负担比结合式(2.10)和表 5.2 数据分析,西安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具有一定的制度2013 年-2015 年西安市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受益率分别为 0.74‰、1.48‰、1.50‰,国平均大病保险发生率下限即 2‰。2013 年-2015 年新农合大病保险受益率分别为4.40‰、4.66‰,基本上处于全国平均大病发生率上限即 4‰,符合农村居民大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分析[J]. 宋占军. 中国物价. 2018(05)
[2]我国大病保险发展趋势分析——基于三种典型模式[J]. 李阳,段光锋,袁丽,田文华. 卫生经济研究. 2018(04)
[3]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现状研究[J]. 于保荣,柳雯馨,姜兴坤,陈正,彭文潇,王振华. 卫生经济研究. 2018(03)
[4]北京市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探索及思考[J]. 徐仁忠. 中国医疗保险. 2018(02)
[5]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河南省大病保险制度绩效评价——基于AHP分析法[J]. 韩文甫,李艺. 四川劳动保障. 2018(S1)
[6]内蒙古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基本医疗保险的可行性研究[J]. 程诚,昭琳. 北方金融. 2018(01)
[7]大病保险与基本医保信息系统对接机制初探[J]. 王春年,吴清川. 中国保险. 2017(10)
[8]全面推开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探讨[J]. 贺伟. 当代经济. 2017(21)
[9]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施困境与对策——以西安市为例[J]. 魏哲铭,贺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10]大病保险政策的关键问题探讨[J]. 董朝晖. 中国医疗保险. 2017(07)
博士论文
[1]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丁一磊.南京大学 2017
[2]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引入市场机制改革研究[D]. 喻华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硕士论文
[1]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脱贫效应及模式研究[D]. 卢燊.南京大学 2017
[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可持续性研究[D]. 宋学红.西南财经大学 2016
[3]“参合”农民重大疾病保障效果评价研究[D]. 刘畅.江苏大学 2017
[4]新农合大病保险风险分析与控制[D]. 郝璐颐.山东大学 2014
[5]构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良性机制研究[D]. 潘赛.湖南师范大学 2014
[6]福利经济学述评[D]. 上官厚兵.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14738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年西安市大病保险政策补偿比
图 5.1 2013 年西安市大病保险政策补偿比 图 5.2 2014 年西安市大病保险政策补偿比结合式(2.8)(2.10)(3.1),表 5.2 反映了西安市 2013 年-2015 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筹资责任及其相对应的受益率、实际补偿比、医疗负担比数据。三年中农村居民获得了比城镇居民高出三倍以上的受益率,制度以相对合理的新农合大病保险门槛设置使得更多产生高额医疗费用的农村居民享受到大病补偿,此外 2013 年、2014 年农村
图 5.3 2013-2015 年西安市城乡居民大病患者医疗负担比结合式(2.10)和表 5.2 数据分析,西安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具有一定的制度2013 年-2015 年西安市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受益率分别为 0.74‰、1.48‰、1.50‰,国平均大病保险发生率下限即 2‰。2013 年-2015 年新农合大病保险受益率分别为4.40‰、4.66‰,基本上处于全国平均大病发生率上限即 4‰,符合农村居民大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分析[J]. 宋占军. 中国物价. 2018(05)
[2]我国大病保险发展趋势分析——基于三种典型模式[J]. 李阳,段光锋,袁丽,田文华. 卫生经济研究. 2018(04)
[3]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现状研究[J]. 于保荣,柳雯馨,姜兴坤,陈正,彭文潇,王振华. 卫生经济研究. 2018(03)
[4]北京市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探索及思考[J]. 徐仁忠. 中国医疗保险. 2018(02)
[5]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河南省大病保险制度绩效评价——基于AHP分析法[J]. 韩文甫,李艺. 四川劳动保障. 2018(S1)
[6]内蒙古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基本医疗保险的可行性研究[J]. 程诚,昭琳. 北方金融. 2018(01)
[7]大病保险与基本医保信息系统对接机制初探[J]. 王春年,吴清川. 中国保险. 2017(10)
[8]全面推开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探讨[J]. 贺伟. 当代经济. 2017(21)
[9]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施困境与对策——以西安市为例[J]. 魏哲铭,贺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10]大病保险政策的关键问题探讨[J]. 董朝晖. 中国医疗保险. 2017(07)
博士论文
[1]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丁一磊.南京大学 2017
[2]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引入市场机制改革研究[D]. 喻华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硕士论文
[1]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脱贫效应及模式研究[D]. 卢燊.南京大学 2017
[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可持续性研究[D]. 宋学红.西南财经大学 2016
[3]“参合”农民重大疾病保障效果评价研究[D]. 刘畅.江苏大学 2017
[4]新农合大病保险风险分析与控制[D]. 郝璐颐.山东大学 2014
[5]构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良性机制研究[D]. 潘赛.湖南师范大学 2014
[6]福利经济学述评[D]. 上官厚兵.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14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41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