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下的定价因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09:04

  本文关键词: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下的定价因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5年,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国保监会先后在两批次的试点地区进行试点改革。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市场调控机制。为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调动保险公司的能动性,此次改革后车险产品的价格和车险费率将由保险公司自行确定。同时为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中国保监会的监管重心将转变为对各主体偿付能力的监督管理。车险费率改革后,车险价格和定价将趋于合理,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各保险公司的车险综合成本率将更加恶化,进而推动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的形成。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价,能够使保险公司在车险改革后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本文首先阐述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目标和改革内容,即车险条款的改革、车险费率的改革和保险监管的改革,分析我国在车险改革后可能的市场变化情况,通过对比成熟车险市场的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和特点,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成熟保险市场车险产品定价的“从人”、“从车”模式和管理形态,从而确定车险费率定价是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其次,本文采取数据分析测算等方法,重点介绍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后的车险费率的相关定价因子。定价因子的选择对于车险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有重要意义。此次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改革的核心包括对车险定价的各种费率因子实施测算并调整。基准纯风险保费中,根据中保协公布的各车型的零整比系数,首次采用了车型定价并对车系分类的合理性进行测算。NCD系数中,介绍了以往NCD系数的缺点和本次NCD系数的变化。在各保险公司自主制定的费率定价因了部分,通过保险公司的实际数据对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因子的选择进行分析。保险公司可根据不同的赔付成本和渠道的销售成本进行定价,使保险公司在一定区间内自主制定合理的保费价格。随着互联网的发展,UBI的定价模式将会成为车险定价的创新发展方向,本节也作了相关介绍。最后,在车险产品定价确定后,对于保险公司配套的其他的经营管理策略,包括渠道创新、提升服务和控制成本等内容提出建议。车险定价将倒逼各家保险公司主动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服务水平、风险识别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寻求应对数据质量差、定价能力弱等问题的解决途径,不断提升车险定价的水平,制定合理的车险价格,最终形成完全的商业车险市场化定价机制。
【关键词】:车险费率 市场化改革 定价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3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5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5-16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16-17
  • 第2章 车险费率市场化17-23
  • 2.1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18-19
  • 2.2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9-20
  • 2.3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20-21
  • 2.4 车险费率市场化对财产保险行业的影响21-23
  • 第3章 车险费率市场化定价的国际经验23-31
  • 3.1 各国车险费率市场化定价的经验23-25
  • 3.1.1 美国的车险费率改革情况23-24
  • 3.1.2 日本的车险费率改革情况24-25
  • 3.2 各国车险费率市场化定价后的概况25-27
  • 3.2.1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在车险费率定价市场化后的主要影响25-26
  • 3.2.2 日本在车险费率定价市场化后的主要影响26
  • 3.2.3 其他国家在车险费率定价市场化后的主要影响有26-27
  • 3.3 国际车险费率市场化定价的经验总结27-31
  • 第4章 车险费率定价因子31-47
  • 4.1 基准纯风险保费32-34
  • 4.2 无赔款优待系数34-38
  • 4.3 自主核保因子38-41
  • 4.4 自主渠道因子41-43
  • 4.5 UBI定价因子43-45
  • 4.6 小结45-47
  • 第5章 基于车险定价因素的经营策略47-53
  • 5.1 创新销售渠道47-49
  • 5.1.1 差异化的传统渠道发展策略47-48
  • 5.1.2 积极发展创新渠道48
  • 5.1.3 打造车险专业化销售队伍48-49
  • 5.2 提升服务能力49-50
  • 5.2.1 完善车险服务标准49
  • 5.2.2 建立服务指标评价体系49-50
  • 5.3 控制费用成本50-51
  • 5.3.1 销售成本的管理50
  • 5.3.2 理赔成本的管理50-51
  • 5.3.3 固定成本的控制51
  • 5.4 小结51-53
  • 结论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义;车险市场化 如何作为[J];中国保险;2002年04期

2 徐兆伟;;广东车险费率调研报告[J];财经界;2002年04期

3 王岩;论车险费率市场化对车险市场的影响[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董雁彬;车险改革 服务定输赢[J];黑龙江金融;2003年06期

5 张忠义;车险改革需扶植[J];中国保险;2003年04期

6 ;车险市场重大改革[J];中外企业文化;2003年01期

7 陈尉;雾里看花的车险改革[J];互联网周刊;2003年19期

8 张隐隐;车险放开谨防价格战[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2期

9 赵杰昌;车险改革中要注意的问题[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3期

10 唐慧蓉 ,项麟;规范车险市场的三个要点[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炯;;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证研究——以深圳车险市场为例[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湛;;北京地区机动车商业车险费率浮动制度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实务卷)[C];2011年

3 叶小义;;构造价值网是车险经营创新模式的必然选择[A];保险学术获奖成果汇编(2008)[C];2009年

4 戴绪耀;;陕西省商业车险制度调研报告[A];陕西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11)[C];2011年

5 王晓霞;柳玉红;;论车险市场的规模经济与效益[A];“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快又好发展山东保险业”论文评选[C];2006年

6 陈曦;;车险行业性亏损的成因及对策——产业链角度的分析:以山东为例[A];“创新·和谐·发展”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7 聂晓娇;;车险销售的新渠道——电销[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实务卷)[C];2011年

8 齐艳铭;;论产业链视角下的车险竞争策略[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朱俊生;庹国柱;;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风险的根源及其治理[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陆金儒;滕帆;赖琼华;;宁波车险亏损的成因分析与对策[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实务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新江;标准化:车险产品竞争的下一个焦点[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北京车险4年骗走13亿[N];中国保险报;2004年

3 记者 段庆文;平安推出车险电话直销产品[N];中国保险报;2005年

4 赵江山;北京车险两成赔款属欺诈[N];经济参考报;2004年

5 张忠宁;遏制“车险诈骗”迫在眉睫[N];金融时报;2004年

6 杨林 编译;英国车险市场走向网络时代[N];中国保险报;2006年

7 王慧;电话车险意在渠道[N];中国保险报;2007年

8 穆舟;人保财险请来“三心牌车险管家”[N];证券日报;2007年

9 杭吟时;电话车险“李鬼”频现[N];解放日报;2007年

10 马晨明;人保财险 “车险管家”亮相京城[N];金融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杰昌;进一步深化我国车险市场化改革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庄佳;我国车险市场化改革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任平;我国车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4 赵耀腾;中国发展“按驾驶情况付费”机动车辆保险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余梦娜;机动车辆奖惩系统引入前后的均衡保费费率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6 马俊;我国机动车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与应对策略[D];山东大学;2015年

7 赵大勇;吉林省平安财产保险公司车险成本管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黄宏堤;车险费改后中国人保财险公司车险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9 唐江峰;我国UBI车险商业模式设计[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10 卫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下的定价因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下的定价因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489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e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