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资源型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出处:《经济问题》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产业结构优化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国外实践证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地处我国内陆的资源型地区如何以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依据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难度等级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并以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通过协整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山西省仍处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初级阶段,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最后在结合资源型地区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原因,进而提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调整方向,以期能在全球化趋势愈来愈强的今天,为其他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Abstract]: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core content of resource-based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foreig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initiative to undertake the transfer of industries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owever, the resource typ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inland of China how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On the basis of the technical difficulty to undertak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level it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the typical resource-based regions of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 empirical test by the cointegr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nxi province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undertaking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to undertak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effect has not been fully realized.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combination resource type area analysis of its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adjustment to undertak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order to be in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is more and more strong today, It puts forward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other resource oriented areas.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基金】:山西省统计学会项目“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促进山西省制造业发展研究(KY[2014]059)” 山西省教育厅项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互动发展研究——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视角”(2014238)
【分类号】:F127;F12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跨国范畴的区域转移概念,即主要通过商品等实物形式的国际贸易手段和吸引外资等投资手段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内涵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多数学者将国际产业转移的路径划分为三种,即通过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FDI)和以合约生产完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49期
2 万伦来;丁焱燕;朱琴;;矿产资源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缘起、理论及最新进展[J];生态经济;2012年10期
3 刘黎辉;;资源型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研究[J];金融经济;2013年10期
4 李保根;;资源型地区金融推动经济快速转型的研究——以山西晋城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3年14期
5 王坤;;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J];北方经济;2013年21期
6 曾微雨;;资源型地区突破产业锁定实现资源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J];时代金融;2014年03期
7 秦志宏,包广才;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J];科学管理研究;2001年05期
8 张乃娟;;资源型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年25期
9 赵玉香;;战略转型——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J];改革与战略;2007年04期
10 石光;李技;;实现资源型地区产业健康发展的理念转变[J];经济纵横;2007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薛亚军;;资源型地区财政收入状况及可持续性应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A];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五辑)[C];2013年
2 成钢;张伟锋;王莉;;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环保产业的思考[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3 张元元;;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北为例[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英 张琴琴;资源型地区转型 体制突围是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2 记者 李平;资源型地区转型要从体制上突围[N];中国矿业报;2011年
3 太原社会科学院院长 刘锦春;资源型地区的形成原因及相关启示[N];太原日报;2011年
4 本报评论员;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N];太行日报;2013年
5 中共襄垣县委书记 田志明;破题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N];山西日报;2013年
6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 高磊;探究金融支持煤炭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路径[N];中国矿业报;2013年
7 保德县人民政府县长 郭新生;转变发展方式 走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N];忻州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俊禄;切实搞好资源型地区的生态整治[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赵向南;李政文委员: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N];山西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辛义生 张临山;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N];山西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拉姆萨(Lamsack Keomorlakoth);老挝林业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赵康杰;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玉清;我国资源型地区产权安排及其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宝娜日;资源型地区城市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转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王慧;供给要素对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均衡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李桂林;资源型地区资本积累的特点、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5 王娟;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王君丽;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D];山西大学;2014年
7 任蒙蒙;资源型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8 柳晨;甘肃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吴玉斌;山西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朱俊杰;资源型地区产业多元化路径选择及保障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0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380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