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5 11:29

  本文关键词: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出处:《山东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电视剧 电视剧产业 社会责任


【摘要】:当今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仍存在着多方面的缺位。“力量越大,责任越大”,不少学者都作出了这种呼唤。中国电视剧,由于其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使“社会责任”成为其无法绕过的命题。那么,电视剧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对电视剧有什么好处?而这些问题,恰恰需要我们的回答。笔者希望能够从整个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的界定、对社会责任承担的尽责之处、缺位之处、以及如何补位进行分析,希望有点滴进步以趋近“电视剧产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个结论。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的内容、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现状、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缺位、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补位、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笔者将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的内容界定为四个方面:创造经济价值,发展电视剧产业;弘扬主流价值观,引领文化方向与舆论导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发挥娱乐功能:传播中华文化,塑造中国形象。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现状。产业发展角度:电视剧产业链基本完善,“制播分离”模式基本形成。制作机构角度:制作机构发展壮大,出现了许多美誉和效益双丰收的电视剧,电视剧题材类型多种多样。播出平台角度:电视台已成为稳定的电视剧市场,视频网站渐与电视台成掎角之势。政策支持角度:电视剧相关重要政策扫描,电视剧奖项发挥激励作用,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电视剧出口角度:“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代表性的出口电视。中国电视剧产业亦存在缺位和失范。一是市场的混乱无序:生产的繁盛和播出的荒芜,电视剧跟风制作、题材扎堆。二是电视剧的制作缺乏精品:中国电视剧的量多质劣,中国电视剧的低俗化倾向。三是播出方的过失:电视台的无序竞争、视频网站短时行为,产业链各方分成不均、价格体制不完善、发行环节存在漏洞。四是政策支持的缺位:法规不健全,多依赖政策规制,部分政策立而又废。五是电视剧出口收效甚微:中国电视剧近几年一直呈现贸易逆差,出口范围多集中在在亚太地区且多是武侠剧和古装剧,出口政策支持不到位。中国电视剧产业需要各方承担社会责任:一是制作方要多措并举打造精品:选择题材、精心制作、重视剧本、拓展电视剧产业链。二是播出方要努力构建稳定、互利的电视剧市场:制定更合理的购剧评价标准、定价体制、分成模式,网站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稳健的播出平台,全媒体时代各方要创新电视剧营销方式。三是管理者要完善电视剧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四是观众要成为电视剧的公正评委:观众要主动参与进电视剧的评价,选择电视剧时要注重雅俗共存。五是精英文化要担当批评角色:精英文化作为电视剧的“守望者”,要成为独立的批评力量。经过各方的社会责任补位,中国电视剧产业将实现社会责任的承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实现和谐的电视剧文化生态,传播中华文化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为观众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电视剧。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TV series industry , which is based o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V series industry ,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TV series industry 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TV series industry . China ' s TV series industry needs to make more efforts to build a stable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TV series market , which is to set up a stable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TV series market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29.2-F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秋雅;;纪录与建构——中国电视剧1978—2008年发展综述[J];当代电影;2008年10期

2 金洪申;唐培林;;论电视剧的网络传播策略[J];当代电影;2011年11期

3 郭艳民;;当代中美电视剧运作方式对比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喻国明;李彪;;电视收视全效指标评估体系研究——以电视剧为例[J];电视研究;2010年07期

5 赵晖;;中国电视剧产业亟须完善平台建设[J];电视研究;2011年11期

6 朱春阳;;美、英、韩三国电视剧产制模式比较分析[J];电影评介;2006年11期

7 赵宁宁;;电视剧宣传推广策略研究[J];电影评介;2008年19期

8 李兆女;;媒介素养视野下的电视剧营销新模式探析——以安徽卫视为例[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0年05期

9 杨旦修;;产业价值链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J];编辑之友;2012年10期

10 宋培义;杜书妍;;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环境分析[J];电视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赵昂;[N];工人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1428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28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c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