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改制后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良性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04 07:04

孙延旭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现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全国581家出版社中,除盲文、少数民族文字和军队等少部分出版社保留事业性质外,多数出版社已经完成转企改制。在这些出版社中,有一批专业性出版社,这类出版社在改制后如何继续保持良性发展,是一个新课题。本文拟以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为例,进行深入剖析,为改制后出版社的良性发展出谋划策,希望对其他专业性出版社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改制  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  发展研究

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是指以“推动旅游教育事业发展,服务旅游业“为宗旨,致力于旅游专业教材、旅游学术研究图书出版的专业性出版社。此类出版社在推动旅游教育事业发展,繁荣旅游学术研究出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转企改制的大背景下,如何继续保持这类出版社良好的发展势头,是一个新的挑战。

一、现阶段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一)政策环境方面

宏观政策层面,政府为了彻底搞活出版社,壮大一批优质的出版企业集团,关停一批经济与社会效益不良的出版社,进一步激发出版社发展的潜能,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大背景下,出台了经营性出版社(事业单位)全部改制为企业的方针政策。这在制度层面使出版社由事业单位变为企业,也断了一批经营不善的出版社再向政府伸手要钱的后路。原来的出版社经营不善,会有上级主管部门给“托底”,因此这类出版社自身搞好经营的动力不强。现在已经在政策层面使出版社“断奶”,假如经营不善,面临的只能是倒闭。

在微观政策环境方面,出版社改制后,会使出版社的上级主管部门转变对出版社的管理策略。转制会使上级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出版社的经济性,有时甚至可能为出版社定过于高的经济指标。从而使出版社在微观政策环境方面也面临困境。

(二)市场环境方面

转制后,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在市场上面临的竞争主体将增多。出版社改制为企业后,众多的出版社都会在利润地驱使下,积极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这将导致原本不涉及旅游教育出版的出版社,特别是大型的出版集团开始涉足旅游教育出版。大型出版集团的资金优势、发行渠道优势、规模效应都将使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

市场中竞争群体的增多,势必会影响到客户群体,从而使客户群体对竞争群体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能够满足客户群体要求的竞争群体(出版社)将在竞争中胜出,这是市场竞争的规律。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的最大客户群体就是旅游院校和旅游院校的老师,这将是今后市场竞争的焦点。他们的需求会从原先简单地教材需求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过度,例如要求出版社提供相关的增值服务。这对出版社来说,也是一个大的挑战。

二、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自身的优势

(一)多年经营在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品牌优势

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多年来一直专注与旅游教育,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行业内人士对此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的品质普遍比较认可。

(二)积累了一批专业的编辑队伍

编辑在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出版社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并且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这是出版社发展的根本。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依托原先的事业单位体制,吸引并招收了一批素质相对比较高的人才,经过多年的磨练,这些人员已经成为了出版社的骨干,他们也是出版社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具有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发行渠道

发行渠道建设在出版社发展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原先的事业单位体制下,由于市场竞争相对比较弱,因此使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能够在大社林立的市场环境中轻易建立一整套具有行业特色的独特的发行渠道,在改制后,这些发行渠道也是此类出版社的一笔宝贵财富。

(四)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科研机构的联系比较紧密

由于是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有的出版社甚至还是行业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主管,因此该类出版社在与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旅游行业协会已经旅游科研机构方面的联系也比较紧密。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科研机构恰恰对此类行业性出版社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中的许多专家可以是出版社的优秀作者,他们对出版社的态度会影响出版社的客户群体(主要是旅游类的院校以及院校的老师)对出版社产品的选择。因此,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科研机构联系比较紧密,成为此类专业性出版社在日后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有力砝码。

(五)组织管理方面层级比较少,决策比较灵活

此类出版社一般规模不大,因此出版社内部的管理层级比较少,这将使此类出版社具有决策灵活的优势。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此类出版社能够更有效地捕捉并传递市场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管理层级较多而带来的信息失真的情况,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对市场信息所出回应,,从而抢占竞争的先机。

(六)积累了一批优质的作者资源

作者永远出版的源头,谁掌握了优质的作者资源,谁就在今后的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凭借过去多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批优质的作者资源,因此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具备一定的优势。

三、转企改制后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自身的劣势

(一)规模小、资金量不大,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与业务拓展

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由于只做旅游领域,因此规模普遍比较小,资金量不大。转企改制后,资金的短缺将导致此类出版社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与业务拓展,这就决定了此类出版社难以在短期内将规模迅速做大。

(二)业务相对单一,不具备拓展相关领域的经验

由于过去仅仅局限与旅游教育领域,导致此类出版社的业务范围相对单一,改制后此类出版社如果要进行业务拓展,进军其他领域,将面临经验不足的困境。

(三)对人才的吸引力减少,难以继续引进高水平的人才

转企改制后,由于没有事业单位身份,而且出版社由于规模较小缺乏独立用人权,因此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将下降,将导致出版社在今后的业务发展方面面临人才短缺的困难。

(四)内部存在两种人员身份差异,不利于员工团结和积极性的发挥

现在出版社内部存在两类人员,一类是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另一类是出版社自己聘任的合同制人员。两类人员在待遇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即“同工不同酬”。转企改制后,虽然有的出版社核销了原来的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的事业单位编制,但因为“老人老办法”,这类人员的工资待遇仍然高于出版社自己聘任的合同制人员,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并没有消除。这种现象不利于员工的团结,也不利于发挥出版社聘任的合同制人员的积极性。改制后,出版社由于业务需要将大量聘任合同制人员,如果“同工不同酬”现象得不到解决,将不利于出版社的长期发展。

四、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发展思路

(一)出版社的管理者应当时刻不忘出版社存在的社会意义

转企改制后,出版社虽然在性质上转变为企业,但出版社的管理者已经出版社的上级主管部门,应该时刻不忘出版社存在的社会意义,即出版社是文化性的企业单位,承担“出书育人”的社会责任。这一责任也是出版社存在的终极意义。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出版社的社会价值,否则出版社在今后的发展中势必失去发展方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迷失。

(二)适度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合理吸纳资金

改制后,为了获得出版社发展必需的资金,可以尝试性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合理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出版社的发展,可以优先考虑职工持股。这样既可以获得资金,又可以将出版社的发展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妥善处理两种身份人员的问题,确保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团结

改制后,为了员工队伍的稳定,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妥善处理好两中身份人员的问题,必须做到“以岗定酬”、“同工同酬”。

(四)加强旅游学术出版,以学术出版带动教材的建设与发展

学术研究历来是教材出版的前沿问题,只有在学术中探讨成型的相关理论才可能写入教材。另一方面,学术研究做好了,可以为教材出版提供有力地支撑。因此,改制后,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旅游学术出版,以学术出版带动教材的建设与发展。形成旅游学术出版与旅游教材出版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五)利用自身优势,为一线教师提供增值服务

改制后,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必须牢固地抓住一线教师,这样才能够保持教材出版的稳定,因为这些一线教师既是出版社的优秀作者,也是决定是否选用出版社教材的人员。因此,对于一线教师提出的一些增值服务需求,出版社必须满足,出版社应该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一线教师提供相关的帮助,这样才能稳定出版社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

(六)继续密切与行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与行业协会的关系

行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与行业协会对于院校以及院校教师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旅游教育类专业出版社必须继续重视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借助其影响力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

参考文献:

中国出版,2009(16). 现代出版,20105. 出版广角,2010(01).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投稿流程:投稿到邮箱(xdsyzzs@126.com---- 等待审核结果(三天之内) ---- 审核完毕并回复稿件录用情况(以邮件的形式回复) ---- 作者确定发表 ---- 办理相关手续后安排排版出刊 ---- 出刊邮寄。



本文编号:16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0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