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凉山彝族农民的贫穷——对凉山州苦荞产业发展的考察
本文选题:凉山彝族农民 切入点:贫穷 出处:《开放时代》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减贫的重要手段。许多学者关注了农民在产业流通领域受到的利益压榨,提出农户"纵向"合作的需要。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苦荞产业发展为例,由生产与流通面向切入,讨论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论文以民族志的形式呈现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实践、当地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分析苦荞产业的收益分配,各方力量对市场利益的争夺。其中涉及了意识形态、政府政策、本土家支组织、全球化经济体系在经济过程的角色。研究表明,农户的困境不仅来自市场结构下工商资本的利益侵占,同时也有家庭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局限性。农业生产的"横向"合作是必要的。
[Abstract]:Promoting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ducing poverty among farmers. Many scholars hav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queezing of farmers' interests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circul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Tartary buckwheat industry in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form of ethnography, the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farmers' life, and analyze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of Tartary buckwheat industry. Competing forces for market interests. This involves ideology, government policy, local branches, and the role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in the economic process. The plight of farmers is not only due to the encroachment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apital under the market structure, but also to the limitation of famil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 The "horizontal" 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necessary.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
【分类号】:F32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润平;;发展空间巨大的苦荞产业[J];农产品加工;2009年06期
2 王安虎,邓建平,耿选珍,熊梅;四川苦荞产业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种业;2003年10期
3 ;苦荞麦片项目简介[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4年03期
4 陈家礼;谢玉忠;;凉山州苦荞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粮食问题研究;2005年06期
5 林汝法;;发挥苦荞种植优势 做大做强苦荞产业[J];作物杂志;2008年05期
6 张清明;赵卫敏;桂梅;马裕群;;贵州苦荞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09年05期
7 张时军;安顺兴;曹娜;;昭通市苦荞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2期
8 钟农;;高山苦荞 有待开发[J];致富天地;2000年08期
9 ;苦荞带来甜日子[J];致富天地;2004年10期
10 巩发永;肖诗明;;凉山州苦荞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映春;愿凉山苦荞茶:一路走好[N];凉山日报(汉);2006年
2 林东升;甘洛建成万亩黑苦荞示范基地[N];农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 翟培天;凉山成为我国最大的苦荞生产基地[N];四川科技报;2006年
4 本报通讯员;环太苦荞 “药食同补”[N];凉山日报(汉);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杨扬;我州苦荞产业又有新发展[N];凉山日报(汉);2008年
6 本报记者 田雁 通讯员 刘润合 王鹏 刘富强;苦荞“种出”甜蜜生活[N];大同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雁 通讯员 白莉;广灵保护价收购苦荞暖民心[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8 记者 郭曼;凉山苦荞抢滩云南市场[N];昆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严显艳;南开乡 打造苦荞种植产业促农增收[N];六盘水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古道伦;甘洛:狠抓黑苦荞园区建设[N];凉山日报(汉);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彬彬;右玉县苦荞产业化开发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史晓冬;山西右玉县苦荞产业化开发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50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5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