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3 21:37

  本文选题:产业转移 切入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出处:《求索》2017年03期


【摘要】:运用2000-2014年样本数据,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其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以来沪苏浙三省市向长江经济带其他八省市进行了大规模产业转移,到2011年达到峰值,此后产业转移规模虽然有所缩小,但是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方向未发生变化;在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在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差异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产生了显著影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from 2000 to 2014,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former on the lat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2004, the three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Shanghai, Jiangsu and Zhejiang have carried out large-scale industrial transfer to the other eight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reached a peak in 2011, after which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has been reduced. However, the basic direction of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has not chang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eco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1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have been shrinking,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is showing a good trend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the Yangtze economic belt. Industrial transfer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narrowing of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涛;长江经济带石化产能占全国一半[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记者 梅云雄;加快沿江开发 打造长江经济带[N];三峡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杨明杏;我省将完善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N];湖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芳兰;“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再掀高潮[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朱旭东 徐旭忠 田建军;长江经济带:“龙头龙身龙尾”有待协调舞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6 记者 吴生锋;共同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N];扬州日报;2012年

7 首席记者 沈念;舞活湖南长江经济带“龙头”[N];岳阳日报;2013年

8 记者 黄俊华 张磊 张爱虎;专家在汉纵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9 杨洁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创新驱动美丽长江经济带[N];人民长江报;2013年

10 记者 黄俊华 张进;推动壮腰工程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熊伟;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李小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空间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顾娜娜;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志达;“长江经济带”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区域性传递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4 胡尧;基于碳足迹测定的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5 吴林;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差异分析[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6 潘玲玲;绿色低碳理念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徐丽;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王伟志;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竞争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9 石琼丹;基于长江经济带进出口贸易趋势的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预测[D];宁波大学;2015年

10 陈国斌;云南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5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55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c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