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产业链视角下江浙沪地区城市功能的空间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04:05

  本文选题:城市功能 切入点:产业链 出处:《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其核心在于城市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相协调,建立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格局,因此,将城市的功能与产业结构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的研究重视挖掘产业的内部因素与城市功能的联系,却忽视了区域经济多是依靠产业间关联形成的产业链施加影响,本文正是以我国区域经济的成熟代表——长三角区域中的江浙沪地区为研究对象,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城市功能的演化情况,旨在探析城市功能演化过程中与产业链的互动机理。文章首先梳理了城市功能与产业链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从江浙沪地区经济现状出发,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并概述其基本情况;再深入阐述城市功能和产业链的测定方法及分析过程;接下来文章以2002年、2007年以及2012年三个时间点共计10年的跨度期为时间轴进行演化分析,结合纳尔逊法、APL模型、ArcGIS软件等方法通过数据与图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城市功能演化、产业链演变以及二者联动分析三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从产业链的角度挖掘城市功能演化过程中的特征和趋势;最后借助实证研究总结的演化特征和趋势得出江浙沪城市群的功能分布与产业链的耦合联系以及二者的趋势互动情况等相关结论,并针对性地提出适度错位发展、深化以上海为核心周边城市配套衔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应对原材料成本上升等优化策略,为江浙沪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Abstract]: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of our countr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hould be promoted, and its core lies in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spatial layou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regional economic pattern.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mbine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with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urrent research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However, the regional economy is mostly influenced by the industrial chain formed by the inter-industry associ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area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ich is the matu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urban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hai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urban func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functional evolution. Firstly, the paper comb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of urban func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Then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the scope of the research object is defined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is summarized, and then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the analysis process of the urban func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are expounded. Then the paper takes the span of 10 years in 2002, 2007 and 2012 as the time axi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urban function, and combines with the ArcGIS software of Nelson's APL model to evolve from the urban function by combining the data with the legen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urban function 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hain,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ir linkage analysis. Finally, with the help of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summarized by empirical research, the paper draws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such as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 distribution of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tre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puts forward the moderately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regions, we should deepen the connection of surrounding cities with Shanghai as the core,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o cope with the rising cost of raw material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芳;;论竞争与协作环境下我国区域产业链的发展问题[J];商业时代;2014年10期

2 张凤武;鸡西延长产业链的政策建议[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钟庭军,张晔;产业集聚、产业链及在西部产业发展中的运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5期

4 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5 刘盛;;黄石产业链延伸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年08期

6 邓蔚;;塑造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延伸策略[J];硅谷;2010年12期

7 李大洋;茹雪;;产业链视角下的统筹城乡发展[J];商;2013年06期

8 秦丽蓬;潘增友;;基于产业链延伸的汽车产业转移发展规律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4年03期

9 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4期

10 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的分类研究[J];学术交流;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惠兴辉;;中国蜂产品产业链战略模式初探[A];“蜂之巢”2010年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暨中国(武汉)蜂业博览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明胜;张国建;孙方;张其广;战彦领;;大型企业产业链延伸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雯纬 杨勋;延伸产业链 激活大工业[N];湘潭日报;2005年

2 市社科院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黄南;提高南京产业链竞争力[N];南京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帆;我市拉长产业链打造特色产业群[N];承德日报;2013年

4 吴丽;把产业链拉长拉好[N];中国化工报;2014年

5 曾小玉 实习生 耿愿;魔力产业链[N];恩施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孙本梁;产业链跨境整合之困[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毛学农;整合安徽中药产业链[N];江淮时报;2009年

8 本报特约评论员;红枣产业链的启示[N];淄博日报;2009年

9 记者 崔凌云;从10大产业链入手书写“二产延伸”文章[N];兰州日报;2010年

10 宁夏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段庆林;新材料亟待延长产业链[N];宁夏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国平;产业链稳定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吴彦艳;产业链的构建整合及升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陈朔帆;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6 战彦领;煤炭产业链演化机理与整合路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付东;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及制度安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8 杨加猛;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试与拓展模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陈健;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永伟;产业链视角下城乡互动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李苗苗;产业链延伸对LED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高倩倩;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河北省奶业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朋宇;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分析及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杨振;天润乳业乳品产业链整合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6 王珏;新疆棉纺产业链金融支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7 张爱桢;基于锡产业链的云南锡产业位置分析[D];云南大学;2016年

8 王蕾;安赛乐米塔尔集团产业链简析及对中国钢企的启示[D];辽宁大学;2016年

9 赵媛媛;内蒙古乳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10 高阳;忻州市食用菌产业链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8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98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4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