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农业文化视野下武夷岩茶产业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5 09:23

  本文选题:农业文化 + 武夷岩茶 ; 参考:《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茶叶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之一,茶叶产业也被历史证明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将农业文化与茶叶产业相结合,是我国茶叶产业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武夷岩茶产业为例,分析生态环境良好、产业规模发展适度、茶叶品质有效提升、品牌地位得到确立以及市场营销持续深入等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武夷岩茶文化开发呈茶文化经济活动频繁、茶文化科技教育研究加快、茶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等特征。基于农业文化视野下武夷岩茶产业提升路径,主要在于深入挖掘武夷岩茶农业文化内涵、重视武夷岩茶文化项目设计开发、制定茶产业资源文化战略。并提出从加强政府指导与扶持、积极发展武夷岩茶文化旅游、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构建农业文化视野下武夷岩茶产业提升保障体系。
[Abstract]:Tea is one of the produc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ea industry has been proved by history to be one of the dominant industries with exuberant vitality. The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tea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tea industry in China. Taking Wuyi rock tea indust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uyi rock tea industry, such as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derate industrial scale development, effective promotion of tea quality, establishment of brand status, and sustained deepening of marketing, etc.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Wuyi rock tea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ea culture, accelerated research on tea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creative industry of tea culture. Based on the view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the promotion path of Wuyi rock tea industry is mainly to dig deeply the connotation of Wuyi rock tea agricultural cultur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Wuyi rock tea culture project, and formulate the resource culture strategy of Wuyi rock tea industry.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o construct the security system of Wuyi rock tea industry in the view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and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actively developing the tourism of Wuyi rock tea culture, and constantl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灵惠;;“百病之药”武夷岩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年09期

2 虞华;;武夷岩茶的发展历史[J];福建农机;2007年04期

3 祈子;;武夷岩茶[J];茶世界;2008年09期

4 肖玉蓉;杨江帆;王小丹;尹真平;;武夷岩茶产业的形象与效益[J];武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肖玉蓉;李思蓓;应玲慧;蔡翔;;关于武夷岩茶形象行销的调查与分析[J];福建茶叶;2013年01期

6 ;武夷岩茶品评[J];茶世界;2013年04期

7 王顺明;走向产业化是武夷岩茶的必然选择[J];福建茶叶;2000年01期

8 熊慎端;武夷岩茶——品牌之路有多远?[J];福建税务;2001年03期

9 熊慎端;;武夷岩茶进欧盟[J];中国老区建设;2003年02期

10 陈媛媛;;武夷岩茶寻踪[J];茶世界;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马森;李碧婵;;武夷岩茶药理作用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2 陈德华;詹梓金;;依靠科技进步开拓武夷岩茶产销新局面[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森;李碧蝉;游玉琼;游洪忠;;武夷岩茶对家兔降血脂的作用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黄雄;;试论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传统精神与时代走向[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5 王丽鸳;成浩;周健;何孝延;薛凤仁;徐锦斌;贺巍;;基于多元化学指纹图谱的武夷岩茶身份判别研究[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耀辉;;和谐中国话茶源,武夷岩茶饮健康(节选)[A];第二届“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7年

7 马森;李莉;沈明华;;武夷岩茶、绿茶抗缺氧作用[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慎端;武夷岩茶 品牌之路有多远[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2 黄庭满;武夷岩茶香飘飘[N];市场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姚瑾;武夷岩茶:借力山水 提升品质[N];福建日报;2007年

4 杨蕾;武夷岩茶:从大山走进博物馆[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何光锐 通讯员 金文莲;武夷岩茶的这个春天[N];福建日报;2009年

6 熊慎端;武夷岩茶迈向品牌路[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7 熊慎端;武夷岩茶首个“福建老字号”获认定[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曾静婕;成本攀升价格上涨 武夷岩茶有点乱[N];中国商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帆;武夷岩茶冷中欲热[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10 东南;武夷山实施武夷岩茶品牌战略[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文生;农业文化视野下武夷岩茶产业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2 石晶;武夷岩茶文化特性与文化营销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3 郑全宾;武夷岩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言思敏;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的产地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5 陈泉宾;土壤条件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与调控[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6 陈锋;福建省武夷岩茶中稀土元素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81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981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e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