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甜高粱种养加工农业产业链的延伸策略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weet sorghum planting and raising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in Hebei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extension of industry chain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ting, breeding, processing, marketing and tourism.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河北省发展甜高粱种养加工产业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01216)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民;;甜高粱旱地农业的新星[J];致富之友;2003年07期
2 刘明慧;王钊;王西红;;甜高粱的综合利用与开发[J];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7年02期
3 杨曙光;;甜高粱 能源粮食危机下的新宠儿[J];北京农业;2008年23期
4 唐三元;席在星;谢旗;;甜高粱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前景[J];生物技术进展;2012年02期
5 罗爽;;甜高粱研究进展[J];技术与市场;2012年04期
6 托马斯·A·麦克卢尔;D·阿伦·施坎特兰德;郑自敏;;甜高粱能够提供食物、饲料、纤维和燃料吗[J];甘蔗糖业;1980年03期
7 曹文伯;国外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甜高粱生产[J];世界农业;1983年08期
8 黎大爵;甜高粱新品种[J];世界农业;1986年09期
9 梁亚超,张树权,赵佰仁;国外甜高粱利用趋势[J];世界农业;1991年09期
10 黎太爵;甜高粱与畜牧业的发展[J];世界农业;199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冀新;邱凌;高双双;赵志勇;武冬梅;;甜高粱秸秆露天贮藏含糖量的测定方法与含糖量变化的研究[A];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黎大爵;;甜高粱及其综合利用[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三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曹玉瑞;曹文伯;王孟杰;;我国高能作物甜高粱综合开发利用[A];中国太阳能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兆木;涂振东;贾东海;;能源作物甜高粱开发利用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黎;王新勇;代兴荣;;甜高粱在吐鲁番的发展前景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兆木;涂振东;贾东海;;能源作物甜高粱开发利用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渠晖;沈益新;;国内外甜高粱研究概况[A];2012第二届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景海春;宋松泉;刘公社;Srinivasan Ramachandran;刘春明;葛颂;种康;马克平;王俊;;甜高粱基因组重测序及其结构变异分析[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董喜存;李文建;;甜高粱重离子诱变改良研究进展[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马文健;刘洪贵;杨广营;;饲用甜高粱引种及其饲喂肉牛效果试验[A];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博雅;甜高粱“拉着”汽车跑[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熊聪茹;新疆大面积种植“生物汽油”甜高粱[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王慧;阜新制定甜高粱变乙醇规划[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蔡美子;汽车爱喝甜高粱“酒”[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熊聪茹;天山南北种上了甜高粱[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王新国;甜高粱开发大有前途[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陈军;甜高粱 生物能源开发新亮点[N];经理日报;2006年
8 记者 刘望群;发展甜高粱产业 开发生物质能源[N];益阳日报;2006年
9 李大庆;中新科学家联手研究甜高粱[N];科技日报;2007年
10 刘劲;中科院甜高粱产业技术成果丰硕[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丛靖宇;甜高粱高产栽培及秸秆贮藏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2 付海美;内蒙古沙荒地种植能源作物甜高粱的可持续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3 冯国郡;甜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高光效种质生理机制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4 邓川;甜高粱抗旱耐盐碱种质资源筛选及其离体培养再生能力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5 张慧;铝诱导甜高粱根尖胼胝质积累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刘惠惠;中国不同地区能源作物甜高粱规模化生产的可持续性[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7 叶凯;甜高粱高生物糖量生产条件与乙醇发酵工程菌株构建[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8 刘洋;甜高梁茎秆糖分积累关键酶基因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管延安;甜高粱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能源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美利;耐盐甜高粱品种的筛选[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钟海丽;甜高粱SAI-1基因等位变异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李佳俊;甜高粱杂交群体的遗传模式分析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初步定位[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李永久;高粱一种酸性磷酸酯酶基因SbAP1的功能研究及甜高粱三种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D];山东大学;2015年
5 王龙海;甜高粱SSADH基因克隆鉴定及耐盐高粱品种的筛选[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邵振泰;苜蓿和甜高粱生产效益对比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7 王锦涛;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8 陆世渊;盐分胁迫下甜高粱对水杨酸调节的响应[D];扬州大学;2015年
9 董世磊;栽培因子对新高粱3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10 周(?);甜高粱4CL基因的克隆、鉴定、时空表达分析及其遗传转化探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28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42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