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14:2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不断重视,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反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对滞后。而且,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差异悬殊。为了更好的研究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整体现状,探究影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必须对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做出一个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国内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从基础竞争力、外在竞争力、潜在竞争力三个方面初步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粗糙集的相关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精简,得到最终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指标数据,构建基于粒子群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相关文献进行详细的梳理,重点总结了国内学者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在把握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之后,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从基础竞争力、外在竞争力、潜在竞争力三个方面阐述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深刻内涵。 其次,在对文化产业竞争力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可比性和简明性五个原则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粒子群算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理论知识,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最后,对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整体来看,我国各省域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平衡,呈现出从东部、中部到西部依次递减的规律。而且各省域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性。(2)为更客观比较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情况,运用Theil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总体差异中东部地区的内部差异和地区间的差异比较显著。(3)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地区应该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整合现有优势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特色产业、创意产业,形成合力,以此来提升各自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124
本文编号:2645854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庆新;郑学党;;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策略研究——基于2010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2 李冬;娄成武;;解析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郑百灵,周荫祖;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当代财经;2002年09期
4 高大启;有教师的线性基本函数前向三层神经网络结构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1997年03期
5 张友臣;;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忧思[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6 王广振;曹晋彰;;文化产业的多维分析[J];东岳论丛;2010年11期
7 程臻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评价体系初探——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东岳论丛;2011年01期
8 文余源;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及其变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5期
9 倪愫襄;;论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10 陈少峰;;走向文化产业强国的对策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2645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4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