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云计算产业联盟云平台知识共享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21:35
【摘要】:云计算技术的产生促进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改善各行各业的管理模式以及资源处理能力。云计算产业联盟是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组织等共同组成的联盟体,联盟成员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来推动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为云计算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已成为各行各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知识共享的水平决定云计算的发展与演变程度,借助知识共享平台对云计算产业联盟及其成员实施知识共享统一化,从而提高云计算产业联盟及成员企业的市场价值增长点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基于知识共享平台对云计算产业联盟的知识共享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云计算、产业联盟、云平台及知识共享模式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外云计算产业联盟云平台的知识共享研究与应用现状,界定云计算产业联盟的内涵与特征,确定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类型,并以知识需求分析为基础,从信息生态位角度分析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共享机理,对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共享的内部及外部动因进行分析;基于主客体、共享环境以及技术的知识共享信息生态要素,确定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共享信息生态链及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共享的信息生态位;探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共享过程,确定云计算产业联盟云平台知识共享过程由知识获取、知识存储及知识服务三个环节构成,进而提出云计算产业联盟云平台的技术架构、层次架构及功能架构。对云计算产业联盟云平台知识共享中的知识获取进行研究,在界定知识获取的内涵,明确知识获取的任务、方法和类型的基础上,根据云计算类型确定基于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的知识获取来源,以知识需求生成和知识选择为手段确定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获取流程,提出内部、外部及混合知识获取模式,从而对显性和隐性知识采用不同的获取模式进行获取操作。在云计算产业联盟云平台知识共享中的知识存储的研究中,对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存储的必要性及隐性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渠道、知识存储技术和知识存储安全四方面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基于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表达方式,提出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存储的多维知识资源数据建模与联机分析的非规则维建模技术,构建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存储多维知识资源数据模型,明确联机分析上卷与下钻操作过程,提出多维知识资源转换算法。为提高知识资源的存储与利用效率,本文提出行列混合知识存储与动态量化知识存储模式。对于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服务问题的研究,在界定了知识服务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服务驱动力、知识服务的作用以及知识云服务,通过知识异质性、知识管理制度差异性以及知识服务信息不对称对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服务进行障碍分析。以联盟成员利益最大化为基准,提出了联盟混合知识服务模式、联盟成员间知识服务模式和联盟成员内部知识服务模式,分析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贝叶斯模糊粗糙集改进指标筛选算法,构建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分别从知识获取、知识存储和知识服务三方面进行实证,从而验证本文提出的知识获取模式、知识存储模式、知识服务模式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最后,对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的发展以及知识共享过程给出提升策略。
【图文】:

信息生态,运转过程


图 2-3 信息生态链运转过程Fig.2-3 Information ecology chain operation process于该链条的起点,是为联盟知识共享活动链条的中间环节,促进知识共享活动的有端,是知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终节点,也享中信息生态链的结构主体是不同的信息信息成员节点之间进行流动,,而知识流动于知识的需求和自身价值的追求不同。链的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共享是在信息生向接收知识的主体进行共享知识。信息生程如图 2-4 所示,云计算产业联盟知识共的环境、主体、渠道以及客体四大部分,源以及共享主体的要求不同,造成了信息息生态链中知识共享的主客体都被称作为

产业联盟,信息生态,知识共享,位组


每个主体对知识的需求与操作决定了其在功能生态位中的角色与位置。(2)知识的资源生态位。云计算产业联盟中的成员企业拥有各自的知识资源,在知识共享活动过程中,知识主体拥有的资源直接决定了其在共享过程中的地位与主导权。因此,根据知识主体占有的资源构建资源生态位,可以帮助联盟成员及时分析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程度,并促进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企业在知识共享活动中的地位。(3)知识的时空生态位。知识在联盟成员间进行传递与共享的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意味着当企业进行知识共享时会花费时间成本与空间成本,来完成知识的存储、吸收与转化,最后实现知识的价值。因此知识主体对知识的处理与存储能力将直接影响其在知识时空生态位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的知识共享水平与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顺均;;吸收能力、外部知识获取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德豪润达与珠江钢琴的纵向比较案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年05期

2 张桐;;实时数据库中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5年09期

3 蒋瑜;;基于差别信息树的rough set属性约简算法[J];控制与决策;2015年08期

4 胡梦文;汪传雷;;基于Web3.0的企业知识管理平台及其应用[J];现代情报;2015年05期

5 蒋楠;赵嵩正;吴楠;;服务知识获取模式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研究——以服务型制造企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09期

6 王宏起;王雪;李s

本文编号:2646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46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4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