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01:09
【摘要】:“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持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同时,农产品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农业功能也在加速扩展。国外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业的发展易被忽略或削弱,因此,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年)》,现代农业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安徽省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独特自然区位和良好气候环境,安徽省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豆类、玉米、高粱、甘薯;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籽、茶叶、烤烟、蚕茧等。发展现代农业,应该运用现代物质条件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方式及现代发展理念,通过培养新型农民,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论文在回顾现代农业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特征,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论文选取三层评价指标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整个指标体系包括:第一层次为综合评价指标,即皖江城市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第二层次为一级指标,包括6项指标:农业物质投入水平指标、农业产出水平指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第三层次为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包括单位耕地面积用电量、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单位耕地有效施肥量、劳均水稻产量、农业人均GDP、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科研人员比重、旱涝保收率等22项指标。 论文通过查阅计算统计资料的相关指标数据,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城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打分,通过对各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重点选择及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春祥;刘桂英;;自然农业对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借鉴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2 王汝发;;基于模糊分析的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模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李因果;李新春;;综合评价模型权重确定方法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雷志亮;陈光政;;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王天生;王瑶;;贵州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6 王明虎;席彦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融资平台创新思路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4期

7 胡恒洋;刘苏社;张俊峰;邱国军;蔡平;;关于现代农业建设的认识和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8 徐贻军;任木荣;;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赵美玲;;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毕美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J];江淮;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2646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46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f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