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08:46
【摘要】: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通过知识转移形成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可使集群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双重优化的目的。并且生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知识转移走开放式创新道路,也是我国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但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在转移意愿、转移对象选择、知识转移情境等方面与传统产业集群存在一定差异。这些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对基于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开放式创新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发现现有研究更多关注的是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效率问题,或者是集群内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问题。而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是如何影响企业的开放式创新行为,又如何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关注不多。因此,通过研究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长期的行为演化规律,将对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深入理解提供帮助,并为管理者提供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基于这样的现实和背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1)首先构建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以信息传播模型为知识转移模式分析的基础,分析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的知识转移意愿、发送企业的知识发送能力、接受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集群内企业间关系距离和集群生态保护情境等要素的特性。依据这些要素特性,提出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创新开放影响的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2)其次对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为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过程中先行开发设计调查问卷,确定需要进行测量的构念: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知识转移意愿、企业知识发送能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企业间关系距离、集群内生态保护情境、企业创新开放度。并对部分构念进行维度分解。根据这些构念及构念维度设计变量的测度量表。然后通过发放与回收问卷,获得相关调查数据。利用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量表数据质量进行检验,并确定最终进一步分析的量表结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及AMOS软件,进行变量间相关性处理分析,对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假设检验,获得实证研究的结论。(3)再次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方法揭示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行为影响的演化规律。根据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动态阶段等过程模型,以及实证研究获得的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的因素变量,构建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的系统因果关系模型。据此因果关系模型构建具有定量分析效果的系统流图模型,并设立相关变量的仿真运行方程。通过Vensim软件仿真出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行为的长期演化结果。并且对企业知识发送能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企业间关系距离、生态保护情境、企业间知识差异、创新知识需求等系统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获得影响系统演化模式的关键因素,并据此得到管理启示。通过定性、定量及仿真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研究后,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当前,在我国的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愿意开展知识转移活动以实现开放式创新模式。并且随着产业生态链上企业合作的持续,企业的知识转移意愿会逐渐增强。但从长远来看,企业知识转移意愿会逐渐趋缓,企业要有更高的创新绩效要求,才能让知识转移意愿保持较强水平。(2)企业知识发送能力对企业的创新开放深度影响很大,而企业创新开放广度则不受企业知识发送能力的影响。而在较长一段时间发展来看,集群内企业保持当前对知识发送能力的水平提升速率,对企业创新开放深度的影响不会有大的促进作用,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也相对有限,但低于现有水平则影响较大,因此至少不能低于现有的发送知识的能力水平。(3)企业对知识的搜寻获取能力对企业的创新开放广度有很大的影响。而对知识的评估、吸收、利用能力对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创新开放深度产生重要影响作用。从长远看来,企业整体的创新绩效会随着知识吸收能力的加强而提升。(4)企业间关系距离对企业创新开放广度和深度都影响很大。同时企业间关系距离对集群内企业的知识转移意愿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长远看来,企业的创新绩效会随着企业间关系亲密而提升。(5)集群内生态保护情境对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创新开放广度和深度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集群内生态保护情境对集群内企业的知识转移意愿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长远看来,企业的创新绩效会随着生态保护情境的趋好而提升。(6)集群内企业在实施知识转移活动时,更愿意选择产业生态链上的企业进行合作,合作方式上选择契约式的知识交易模式。与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理论贡献在于:(1)构建了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从企业间知识转移层面拓展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行为理论。(2)构建了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经过仿真运行后,分析系统的主导反馈结构,找到了系统演化的主导反馈环和系统基模,揭示了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背后的基本原因。(3)通过系统动力学的仿真分析,以及系统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找到以往静态的、局部研究范式所不能观察到的系统演化规律。得到影响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对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演化规律的关键因素。
【图文】:
图 1-1 论文研究思路在该研究思路中,前后研究工作满足以下关系:(1)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的结构与过程分析为进行生态产业集群内知移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的特性分析以及提取影响因素,提供理论支持。
图 2-2 生态产业集群平等型运行网络生态产业集群网络运行模式的分析能够为本研究厘清集群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已有研究的学术观点,,本文接受徐升华对生态产业集群的网络运行模式的观点,生态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运行模式主要由依托型和平等型两种主要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3.1
本文编号:2649845
【图文】:
图 1-1 论文研究思路在该研究思路中,前后研究工作满足以下关系:(1)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的结构与过程分析为进行生态产业集群内知移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的特性分析以及提取影响因素,提供理论支持。
图 2-2 生态产业集群平等型运行网络生态产业集群网络运行模式的分析能够为本研究厘清集群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已有研究的学术观点,,本文接受徐升华对生态产业集群的网络运行模式的观点,生态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运行模式主要由依托型和平等型两种主要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旭;谢富纪;陈宏权;王海花;;开放式创新广度、外部环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10期
2 徐生菊;徐升华;;农产品供应链中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年09期
3 张振刚;陈志明;李云健;;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年03期
4 徐升华;杨同华;邹家成;;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J];情报科学;2014年10期
5 王文平;张苏荣;;产业集群网络演化中知识转移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09期
6 彭正龙;蒋旭灿;王海花;;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组织间知识共享动力因素建模[J];情报杂志;2011年08期
7 张小梅;;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知识创新模型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8 吴荻;武春友;;产业集群生态化及其模式的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9 葛秋萍;辜胜祖;;开放式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科研管理;2011年05期
10 张艳;;生态工业园评价系统中模糊统计聚类模型的建立[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649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4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