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5:12
本文关键词:中国高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成为人们越来越熟知和喜爱的出行方式,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代表的我国高铁在最近两年也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参与国际竞争。从2004年引入高铁技术以来,我国高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本文首先总结了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高铁发展的概况和各自体系的特征,也总结了我国高铁发展的历程。其次以SWOT分析为主框架,嵌入PEST模型,分析了我国高铁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最后本文从企业实体的角度定义高铁产业,以高铁企业为评价研究的对象,构建了一个由竞争力结果、现实竞争能力和潜在竞争能力三个部分组成的衡量我国高铁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体现高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环节——车辆制造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对我国高铁企业的竞争力状况做了初步研究,旨在为我国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本文针对我国高铁产业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的劣势和威胁,提出提高我国高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也总结出对我国其他具有发展潜力的先进制造业走向海外市场的启示。
【关键词】:高铁产业 产业国际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引言9-16
- 1.1 研究背景和概念9-12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高速铁路产业的定义与特征9-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4 本文的主要思路和内容框架13-16
- 1.4.1 主要思路13-14
- 1.4.2 内容框架14-1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22
-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16
-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16-19
- 2.2.1 国家层面的竞争力理论17
- 2.2.2 产业层面的国际竞争力理论17-18
- 2.2.3 企业层面的竞争力理论18-19
- 2.3 中国高铁产业相关研究综述19-22
- 第三章 世界高铁发展概况22-30
- 3.1 发达国家高铁产业发展历程22-24
- 3.1.1 日本22-23
- 3.1.2 法国23-24
- 3.1.3 德国24
- 3.2 国内高铁产业发展的历程24-28
- 3.2.1 2004以前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4-25
- 3.2.2 合资研发与国内高铁建设25-26
- 3.2.3 中国高铁产业走向海外市场概况26-28
- 3.3 高铁产业现状分析28-30
- 第四章 我国高铁产业发展分析:PEST嵌入式SWOT分析30-38
- 4.1 我国高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30-34
- 4.2 我国高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劣势34-35
- 4.3 我国高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机会35-36
- 4.4 我国高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威胁36-38
- 第五章 高铁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体系构建与方法38-45
- 5.1 高铁产业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38
- 5.2 高铁产业评价体系的构建38-40
- 5.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种评价方法40-45
- 5.3.1 专家评价法40-41
- 5.3.2 主成分分析法41-42
- 5.3.3 层次分析法42-43
- 5.3.4 其他方法43-45
- 第六章 高铁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45-58
- 6.1 主成分分析法45-49
- 6.2 层次分析法49-54
- 6.3 一致性检验54
- 6.4 结论54-58
- 第七章 中国高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建议及启示58-62
- 7.1 中国高铁产业提升竞争力的建议58-60
- 7.1.1 抓住机会,发挥优势58
- 7.1.2 优化劣势,减少风险58-60
- 7.2 对其他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启示60-62
- 7.2.1 产业发展的启示60-61
- 7.2.2 “走出去”方面的启示61-62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62-64
- 8.1 结论62-63
- 8.2 本文不足之处及展望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建成 ,徐国念;哪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令人担忧[J];城市技术监督;2001年10期
2 刘毅,许华丽,刘金惠;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探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03期
3 宗永建;;以自主品牌战略铸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J];机电信息;2006年02期
4 王维;章家清;;近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2期
5 欧阳\,
本文编号:268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