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食用菌产业对农户收益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20:58
【摘要】:非木质林产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随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林木资源,技术与人才支撑,随州市食用菌产量稳定增长,成为国家著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出口创汇极大地推动了随州市的经济发展。食用菌家庭式分散种植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就业,,极大地提高了农户收入,实现了农户增收和致富的目标。 本文基于产业经济相关理论,如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从食用菌产业的成本角度分析影响农户收益的要素,目的是找到影响农户种植食用菌经济收益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将如何改变农户经济收益。强化有利于提高农户收益的因素,降低损害农户收益的影响因子的作用,以此实现农户经济收益实现更大的提高。本文将食用菌产业分为五大环节:科研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销售环节以及市场环节;分析每一环节的成本支出,具体探讨了研发主体的三项技术成本,农户种植食用菌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不同销售模式的市场流通成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收益的要素,主要包括农户主观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种植经验、家庭规模,栎木种植面积,农户接受技术培训的成本等,客观因素包括农户原材料采购成本,初加工成本以及销售成本、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天气状况。 在定性分析农户收益的影响因素之后,本文根据调查结果,定量分析农户对经济收益满意程度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到Logistic回归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农户经济收益满意度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农户的年龄、种植经验、家庭规模、接受技术培训成本,食用菌市场销售价格,物流成本,天气状况都与农户经济收益的满意度具有正向变动关系。(2)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栎木种植面积、食用菌种植成本与农户经济收益的满意度具有反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市场价格机制、构建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等政策,促进随州市的食用菌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农户收益更大程度地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6.13;F323.8
本文编号:2687488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6.13;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会强;宋山梅;;贵州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2 卢敏;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3 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曹群;姜振寰;;产业链的内涵及特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5 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潘成云;解读产业价值链——兼析我国新兴产业价值链基本特征[J];当代财经;2001年09期
7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8 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10 芮明杰;刘明宇;;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2687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8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