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重庆市汽车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9 15:57
【摘要】:汽车产业作为资金技术密集、产业集中度高和关联性强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它的发展已经成为所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重庆市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汽车工业生产基地,在汽车产量上处于领先地位,已具备年产400万辆的综合生产能力。本文目的是基于产业关联理论来量化重庆市汽车产业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根据其关联系数的大小及特征,分析重庆市汽车产业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的影响作用。本文首先就汽车产业和产业关联理论进行概述,以及对产业关联测度方法进行介绍。再从规模特征、企业结构以及科技活动情况对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动态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对2007、2012和2015年投入产出表进行数据处理以建立2015年重庆市43部门投入产出表(包含汽车产业部门),并分析重庆市汽车产业的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接着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测度方法对重庆市汽车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不加权和加权测度方法,对比分析重庆市汽车产业关联系数的大小及特征。由于投入产出表中进口和国内省外流入而导致重庆市经济体系中某些部门的产业关联系数不符实际,从而影响重庆市汽车产业关联效应的测度,于是建立2015年重庆市43部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消除进口和国内省外流入的影响,最后采用虚拟消去法(HEM)的测度方法,从产出规模变化来对汽车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重庆市汽车产业主要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其发展更多的是依靠最终需求,具有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特征,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品需求带动的效应高于价值增加的能力;并且重庆市汽车产业对上游产业有促进作用,对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业、通用设备业、化学产品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业等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的产业部门有十分明显的需求拉动作用;对下游产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对汽车产业的产出需求较大产业部门亦有促进作用。
【图文】:

汽车产业,就业规模,单位数,重庆


图 3.4 2011-2017 年重庆汽车产业单位数 2011 年以来,重庆市汽车产业的单位数不断增加,企业规模 可以看出,2011 年重庆市汽车产业的单位数为 533 个,到 2,增加了 419 个;在这七年里,重庆市汽车产业的企业规模到 2017 年,扩大了 0.78 倍,即重庆市汽车产业单位数增加了8 年统计年鉴中相关工业数据得到,2017 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84 个,涉及 39 个行业部门,其中汽车制造业的工业企业单位是企业单位数最多的产业。5330 200 400 600 800 10年单位数(个)28.7432.6335.5234.1450

产业关联,类型图,感应度系数,产业部门


从而得到各个产业部门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如图5.1 所示,,建立一个坐标原点为 O(1,1)的平面坐标系,横轴为影响力系数,纵轴为感应度系数,分别定义 I、II、III、IV 象限的意义。然后根据各产业部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大小,将各产业部门分类。图 5.1 产业关联类型图根据前面 2015 年 43 部门投入产出延长表计算得到的结果来对 43 个产业部门进行类型划分。其中前向关联系数 FL0、FL1、FL3为感应度系数,后向关联系数BL0、BL1、BL3为影响力系数。由于前面分析知道直接关联效应和不加权的关联效应结果比较相近,所以本文重点根据坐标(BL1,FL1)和(BL3,FL3)来对各产业部门进行类型划分。结果如表 5.3、5.4 所示。Ⅱ基础性产业易促进下游产业发展Ⅰ关键性产业易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Ⅳ领导型产业易促进上游产业发展Ⅲ低关联效果产业不易促进上下游产业发展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11o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C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正喜;;开放经济下的产业关联效应测度——基于非竞争型和区域间产业关联理论的改进认识[J];统计研究;2015年08期

2 陈效珍;;基于产业关联强度识别关键产业——根据虚拟消去法(HEM)以鲁苏粤三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2期

3 杨灿;郑正喜;;产业关联效应测度理论辨析[J];统计研究;2014年12期

4 王鑫;葛建平;;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锻压技术;2014年08期

5 陈效珍;赵炳新;;基于虚拟消去法(HEM)的产业关联修正影响系数研究[J];管理评论;2014年06期

6 赵立坤;;重庆市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12年06期

7 叶安宁;;虚拟消去后向关联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陆风;;基于钻石模型的重庆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4期

9 徐盈之;吴海明;;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水平、产业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动态研究[J];经济问题;2010年05期

10 王晓峰;张浩;彭勇;朱海英;;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SWOT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687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87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