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人口老龄化下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4:10

  本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下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江苏省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截止到2014年底,江苏省60岁以上人口达到1579.23万人,占户籍总数的20.57%,高于全国15.5%,5百分点。据预测,2030年前后,江苏省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到顶峰,老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5%左右。产业结构方面,江苏省三次产业呈现“二三一”结构,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探讨人口老龄化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促进产业升级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其他省市应对老龄化问题也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数据,以人口理论及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人口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整合归纳了江苏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产业结构现状、老龄人口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偏离度分析、弹性分析、耦合协调度分析等分析方法,从供给角度分析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正负向影响;又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从消费角度分析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等特点,造成江苏省人口老龄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生育率水平下降。供给方面来看,近年来江苏省各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降低,劳动力吸纳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趋于饱和状态,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减小;江苏省老龄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造成第一产业生产效率低下,亟待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目前江苏省的老龄化水平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消费角度来看,江苏省老龄人口在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消费水平较高。根据研究结论,应对江苏省老龄化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积极推动第一产业现代化发展,淘汰第二产业落后产能,加速第三产业转型并完善适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调整 偏最小二乘法(PLS)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1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6
  •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16-20
  • 1.3.1 研究思路16-17
  • 1.3.2 研究主要内容17-18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8-20
  • 1.4 研究的难点20-21
  • 第二章 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研究21-29
  • 2.1 人口老龄化相关概念21-23
  • 2.1.1 人口转变21-22
  • 2.1.2 人口老龄化含义22-23
  • 2.2 产业结构演变主要理论及其对人口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揭示23-25
  • 2.2.1 配第—克拉克定理23-24
  • 2.2.2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24-25
  • 2.3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传导机制25-29
  • 2.3.1 供给角度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26
  • 2.3.2 消费角度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26-29
  • 第三章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29-37
  • 3.1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29-33
  • 3.1.1 江苏省老龄人口数量29-30
  • 3.1.2 江苏省年龄金字塔和年龄中位数30-31
  • 3.1.3 江苏省老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31-33
  • 3.1.4 江苏省老年人口比例的城乡差异33
  • 3.2 江苏省产业结构及老年人口就业现状33-35
  • 3.2.1 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33-34
  • 3.2.2 江苏省老龄人口就业现状34-35
  • 3.3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35-37
  • 第四章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37-59
  • 4.1 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规律分析37-44
  • 4.1.1 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分析37-41
  • 4.1.2 江苏省各产业就业弹性分析41-44
  • 4.2 江苏省老龄劳动力供给对产业结构影响分析44-51
  • 4.2.1 江苏省老龄劳动力供给对产业升级负向影响实证分析44-51
  • 4.2.2 江苏省老龄劳动力供给对产业结构正向影响分析51
  • 4.3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第三产业消费结构影响分析51-59
  • 4.3.1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指标体系构建52-53
  • 4.3.2 模型方法及模型计算53-56
  • 4.3.3 实证研究结论56-59
  •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下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59-65
  • 5.1 推动第一产业现代化发展59-60
  • 5.2 加速淘汰第二产业落后产能60
  • 5.3 合理带动第三产业转型升级60-63
  • 5.3.1 鼓励服务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60-61
  • 5.3.2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发展第三产业61-62
  • 5.3.3 顺应人口发展形势,完善与开拓老年产业62-63
  • 5.4 完善适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人口政策63-65
  • 5.4.1 优化人口结构63
  • 5.4.2.完善养老体制63-6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5-69
  • 参考文献69-72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根据西部特点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J];中国经贸导刊;2000年07期

2 刘桂生;充分发挥农村经济能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12期

3 ;扭住产业结构调整不松劲[J];前进;2000年10期

4 字朝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市场[J];云南农业;2000年12期

5 李鹏翔;要“更新”而不要“跟新”——农民朋友如何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农村百事通;2000年17期

6 孙军;;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J];贵州农村金融;2000年01期

7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两个作用”[J];党建;2001年04期

8 陈国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着重解决的问题[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1年04期

9 赵瑾璐;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处理好八大关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1期

10 张振坤;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化途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月f;;关于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看法[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舒建玲;;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与企业的地位及作用的分析[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3 温国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4 王呈祥;董良利;白志良;田森林;王良群;李占录;;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岑树田;;浅析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对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江沛沛;;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玉辉;;陕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信贷支持效应分析[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8 王晓君;;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和谐发展[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左学金;周冯琦;;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坚红;熊世飞;;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额尼日乐图 李青锋;前三季度杭锦旗农牧民工资性现金收入增加814元[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谢传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思考与对策[N];淮南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冯燕 吕迁 本报记者 贾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新突破[N];河北经济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程晖 冯燕 李慧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抢占发展新制高点[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5 通讯员 张步乾 张楠 记者 王文珩;外资助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N];廊坊日报;2013年

6 黄水成;平和招“大”商促产业结构调整[N];闽南日报;2013年

7 记者 任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N];营口日报;2013年

8 本报评论员;抓产业结构调整 促经济转型升级[N];天津日报;2013年

9 记者 马云;产业结构调整促我州经济跨越腾飞[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3年

10 记者 岳晋峰;营改增提速山西产业结构调整[N];山西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慧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马晓国;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康彦彦;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徐铁骏;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祁杭峰;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7 陆诤岚;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与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王明寿;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田海宽;基于京津走廊经济发展的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永奇;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兵;盘锦市八万公顷芦苇湿地生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孙豪;金融支持张掖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张志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4 彭芸蕾;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参与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黄鑫;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惠州市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琪;老龄化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7 王云昊;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8 文冰心;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研究[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9 程永静;低碳经济试阈下太原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闫峰峰;转型跨越目标下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方式[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下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8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e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