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特色农业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理论及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23:12
【摘要】:生产主体分散、生产方式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特色农业入手,把生产中的相关主体、相关联产业及其多个企业链接起来,形成有效分工、优势互补、合作互利的关联体,即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并形成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是解决上述问题、推动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也适应了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本文首先界定了特色农业产业链,然后把产业链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结合起来应用于特色农业,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五五范式”理论,即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特色农业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五种影响因素,五种动力机制,五种竞争优势,五种成长模式和五种培育策略理论。 特色农业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可归结为市场需求、垄断资源、技术创新、分工协作和供应链网等五种。这五种影响因素一方面作用于产业链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各自的效用为特色农业产业链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特色农业产业链对这些经济效益的追求,又反过来成为其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即五种动力机制:市场经济效应,垄断经济效应,技术创新经济效应,分工协作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特色农业产业链的成长模式可归纳为需求拉动型、供给推动型、内生拓展型、合作共赢型、规模效益型等五类。在现实中,并不仅限于其中单独的一种,很多情况下是综合交错的成长模式。特色农业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是产业链上单个节点核心竞争力的有机整合,它根植于产业链内在的系统运行过程、确立于产业链系统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不可模仿性和共享性等五种竞争优势,具有培育市场需求、培育垄断资源、培育创新技术、培育分工协作、培育多元主体等五种培育策略。 湘西老爹猕猴桃产业链是以猕猴桃资源为基础建立的,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市场、技术、分工、供应链等影响因素之外,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是促使其发展的有力支撑;具有自身独特的“农户+基地+协会+大学+公司”产业链构成;具有五种动力机制和五种竞争优势;具有五种成长模式,且在不同成长阶段中的具有不同的主体成长模式和培育策略。论文最后分析了湘西老爹猕猴桃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
【图文】:
特色农业产业链形
图 3.7 特色农业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五种培育策略Fig.3.7 Fiv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3.6 本章小结根据本章上面所述,把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特色农业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总结为市场需求、垄断资源、技术创新、分工协作、供应链网这五种;在现实环境中,这五种影响因素分别为特色农业链带来相对应积极作用下的市场经济效应、垄断经济效应、技术创新经济效应、分工协作经济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效应这五种,对这些经济效应的追求是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发展的动力。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带来的某一经济效应的动力机制作用下,特色农业产业链通过不断整合、调整、凝聚、融合各环节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产业链层次上从五种影响因素、五种动力机制对应所构建出的五种竞争优势:市场维度的价值性、自然
本文编号:2715141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
【图文】:
特色农业产业链形
图 3.7 特色农业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五种培育策略Fig.3.7 Fiv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3.6 本章小结根据本章上面所述,把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特色农业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总结为市场需求、垄断资源、技术创新、分工协作、供应链网这五种;在现实环境中,这五种影响因素分别为特色农业链带来相对应积极作用下的市场经济效应、垄断经济效应、技术创新经济效应、分工协作经济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效应这五种,对这些经济效应的追求是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发展的动力。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带来的某一经济效应的动力机制作用下,特色农业产业链通过不断整合、调整、凝聚、融合各环节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产业链层次上从五种影响因素、五种动力机制对应所构建出的五种竞争优势:市场维度的价值性、自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群;姜振寰;;产业链的内涵及特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2 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郑学益;构筑产业链 形成核心竞争力──兼谈福建发展的定位及其战略选择[J];福建改革;2000年08期
4 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期
5 杜龙政;汪延明;李石;;产业链治理架构及其基本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6 张琦;孙理军;;产业价值链密炼机理及优化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7期
7 陈琦;;企业核心能力刚性的产生及其超越[J];求索;2007年06期
8 卜庆军;古赞歌;孙春晓;;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06年02期
9 张会新;高超;;产业链视角下的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以陕西苹果为例[J];生态经济;2012年07期
10 刘险峰;史仕新;;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2715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1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