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471
【图文】:
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统一规划设立或企业聚集形成的特定区域,可以定义为“一大片土地细分后进行开发,供一些企业同时使用,以利于企业的地理邻近和共享基础设施[13]”。企业进入产业园区不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各类服务,还可能因配套企业或合作企业的地理邻近而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内外很多国家都设立了具有产业园区功能的特殊区域,主要包括工业园区科学园、免税区、企业区等各种形式。产业园区最早诞生于上世纪 20 年代的英美等国,并逐步形成了经济自由区、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科学园区等多种形态。国内的产业园区最早始于 1980 年国家正式批准设立的深圳、珠海经济特区随后国家又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产业园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园区发展格局。2.2.1 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产业园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见图 2-1:
整车 9 万辆、发动机 8 万台、变速箱 12 万台,实现产值国战略影响分析汽车有限公司由通用汽车公司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业分别出资 50%设立。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了 12 家合资企业、2 家全资子公司,拥有 5.5 万名员工兰、凯迪拉克、欧宝等众多品牌,大部分均在中国生产和拓中国市场的排头兵,上海通用已连续多年位居合资汽车,通用汽车在中国共销售车辆 283.6 万辆,比上年增长 汽车销售 133.1 万辆,同比增长 10.9%,连续五年实现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宏庆;;构建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9期
2 陈洪基;;襄樊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及条件创造[J];时代汽车;2005年11期
3 林文彬;;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研究[J];海峡科学;2007年02期
4 陈洪基;;襄樊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及条件创造[J];时代汽车;2005年10期
5 万昌明;;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初步研究[J];科技资讯;2006年02期
6 雷林松;;全球价值链下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02期
7 徐苏涛;曹和竹;胡连卡;;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研究[J];新材料产业;2011年05期
8 《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课题组;曾昭宁;闫自全;林岚;王国英;夏光玉;路阳;;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与对策[J];现代企业;2007年02期
9 李正荣;;全国石材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在水头召开[J];石材;2007年12期
10 ;浙江永康五金产业集群发展路线图[J];硅谷;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吉利;;浅议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2 孟建锋;;论应对产业集群发展中市场失灵的对策[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3 王兰英;;加快藏毯产业集群发展 促进生态立省战略实现[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上)[C];2011年
4 林艳新;陈玲玲;;论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职能的变迁[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王厚亮;陈华;薛晓梅;;政府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李艳洁;徐斌;;廊坊市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叶仁伟;;论汽配产业集群跨越发展的新途径[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9 邹新国;;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发展[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叶仁伟;;论汽配产业集群跨越发展的新途径[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四)[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淮水;专家强调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要有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5年
2 张成毅;产业集群专业委员会考察西樵纺织产业集群[N];中国纺织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苏文杰;福州:大力培育产业集群[N];中国工业报;2006年
4 沈青 曹胜红;打造产业集群品牌效应[N];中国质量报;2006年
5 记者 黄俊华邋通讯员 刘忠义;加快工业及产业集群发展[N];湖北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林刚;产业集群:构造“工业大青岛”[N];青岛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刘可为邋记者 东文;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实现健康发展[N];承德日报;2007年
8 胡爱民;发挥产业集聚效应[N];中国化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子麟;吹响中国产业发展“集结号”[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10 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会长 邹传胜;中国石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建议[N];中华建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静;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田卫东;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耿蕊;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周会祥;我国主体功能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刘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刘彬;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罗军;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迟文成;产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高群;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10 陈旭;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浦艳;产业集群风险成因分析与规避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席国柱;合肥市培育和发展服装产业集群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李晓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褚婷婷;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雁琳;基于产业集群的学习型区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呼和;呼伦贝尔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华一兵;重庆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唐晓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杨莉;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10 欧阳资文;地方政府促进产业集群作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22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2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