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与路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124
【图文】:
图 1-1 CNKI 数据库中 2000-2016 相关研究文献数量第三,现有研究体现出一些不足:对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很少涉及到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有个别文献初步探讨了用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促进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其他文献只是用了“生态化”的提法,并未深入探讨什么是文化产业的生态化以及如何实现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内容也有趋同化的特点,大多都是关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民族文化产业政策、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估、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等,关于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研究还是空白。对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的研究大多都是具体到某地域的实证分析与发展规划,理论探讨非常少。对产业生态化的研究都是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而展开的,针对文化资源的相关研究几乎是空
实现系统的自组织。也就是说,协同通过减弱系统内各组分之间的离散态而形成有序的整体合力与整体功能,减少内耗,发挥整体效益,使系上协同发展的道路[112]。系统协同进化的过程是系统所承受的外力内力(即外部环境压力与内部的内力)合力造成的结果。外部环境对系统施加外力时,系统会根据受与自身的稳定性做出相应的反应。当外力在系统所能承受的阈值范围会仅仅通过功能上的调整与新的环境达成相对的功能耦合的状态,不会上的变化,但当外力增强,超出系统阈值时,微涨落变为巨涨落,系统恒态”(即“平衡态”)进入“非平衡态”,为了能更好的保证功能的实进入新的耗散结构,达到新的结构与功能的平衡。新的有序结构具有一性,能够通过自我调节适应外界对其处于阈值之内的干扰,保持其结构当干扰的强度再次超出系统所能承受的阈值时,系统无法再实现自我构发生改变,功能受到破坏,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由无序到有序的变统也正是在这样一轮又一轮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中完成它的协见图 2-1)。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文化产业”的提法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到如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目标的逐步实现,近四十年来,文化产业在我国获得了极其迅发展。下述对我国文化产业重要事件、重大战略和政策的时间梳理表(见表)清晰的展示了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的步伐。有学者将我国文化产业近 40 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为 1978 年——1992 年的复、1993 年——2002 年的助跑期和 2003 年至今的加速期三个发展阶段,并每个阶段的特征为:(1)复苏期:“文化市场”的地位正式得到承认;文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文化经济”概念正式提出。(2)助跑期:“文化产业提出;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领域的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管理;产业的发展体现为规模扩大、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式增长。(3)加速期:文化体制改革试作有序展开;认同度较高的、法定的“文化产业”概念诞生(见图 3-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桥红;;基于超网络模型的互联网金融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唐孝辉;;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立法体系构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年04期
3 马勇;刘军;;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生态化效率研究[J];经济地理;2015年06期
4 陈航;王海鹰;张春雨;;我国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5年10期
5 曹秀玲;;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及生态化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6 王平;;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及路径探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施本植;许树华;;产业生态化改造及转型:云南走向绿色发展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8 邢志勤;;文化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实现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9 陈晓雪;潘海芹;;江苏省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动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10 黄娅;;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县域文化经济协同度定量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坚;工业园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升级路径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2 王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3 邱跃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王力年;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尹新哲;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系统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王金霞;欧盟税收制度生态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左晓利;基于区域差异的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婧;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张雪梅;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虞震;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772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7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