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农业产业优化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2:30
【摘要】:本研究从永兴县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定法以及MapGIS6.7、ArcGIS9.3、Yaahp等软件,对永兴县的农用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永兴县农业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布局的协调统一,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 (1)对永兴县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全县各地区各类型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分布、组合特征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现状等基本情况,为系统开展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奠定基础。 (2)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永兴县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特别是ArcGIS缓冲区分析,提取了各评价因子专题层,系统开展了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得到各评价因子专题图以及耕地、园地、林地的适宜性评价图。 (3)永兴县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全县耕地总面积35153.33hm2,其中高度适宜性、一般适宜性、勉强适宜性和不适宜性耕地面积分别为8882.33hm2、17404.67hm2、6541.87hm2、2324.46hm2。全县园地总面积3166.67hm2,其中高度适宜性、一般适宜性、勉强适宜性和不适宜性园地面积分别为1854.60hm2、8799.27hm2、22521.07hm2、191.20hm2。全县林地总面积131406.67hm2,其中高度适宜性、一般适宜性、勉强适宜性林地面积分别为100086.33hm2、8799.27hm2、22521.07hm2,目前暂时没有不适宜的林地。 (4)根据永兴县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针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历史与现状,系统评判全县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及有效配置,得出永兴县农业产业发展优化布局方案,最终形成永兴县农业产业优化布局图。 (5)探索永兴县现代农业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运行机制,提出永兴县农业产业发展与土地合理利用的若干建议及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1.1;F323.1
本文编号:2788077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1.1;F3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成刚;王卫;;基于GIS/RS的冀北地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2 郁鹏;;关中-天水经济区农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产业布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3 凌云川;;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8期
4 罗鼎;月卿;邵晓梅;王静;;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5 张玉彪;李阳兵;安裕伦;张婷;;花溪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0年04期
6 吴凯;周焱;蔡学成;肖玖军;田丹;;地质条件下的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清镇市为例[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丁建国;刘晓媛;戴健;苏武峥;陆朝晖;李苗;;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新疆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中的应用[J];干旱区地理;2012年04期
8 L.Niel Plummer;周文斌;;水-岩相互作用地球化学模型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9 周跃云;郭任;张旺;赵先超;杨燕;谢丁;;南方特大城市近郊县“两型”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以长沙县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蓉蓉,王学雷;基于GIS的江汉平原湖区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2788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8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