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10:2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争相开发海洋,海洋资源成为新一轮的开发热土,蓝色经济正逐步引领先锋。我国开发海洋的步伐也正在加快,多个沿海省份都已获得建设海洋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支持。广东省作为海洋经济大省,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于2011年获国务院批准。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突出,有利于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的科学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本文以海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寻找发展海洋经济的科学路径。阐述产业集群与海洋产业的理论基础,对相关的集群理论进行描述与分析,奠定了文章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分四个方面层层递进: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深入了解广东省海洋资源状况与海洋经济总况,分析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得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支持与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运用改进的区位商方法测度广东省海洋产业集群与海洋主要产业的产业集聚度,发现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石化产业集中程度高,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集中程度低,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发展水平趋于中等;基于“钻石”模型分析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发现科技制约是主要影响因素,在资金充足与市场结构趋于成熟的情况下,产业集群高速发展亟需政府的政策调整;对美国、加拿大、日本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以及国内山东、浙江、辽宁重点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证明了科技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生命力与驱动力的结论;借助SWOT分析法对广东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剖析,提出通过加强合作、培育产业龙头、协调区域发展、发展科技海洋、推动海陆联动等战略途径培育海洋产业集群,并提出保证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保证海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地位、提供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支持、加强产业集群文化影响力、扩大科技教育领域的投入、完善金融体制及拓宽投融资渠道、营造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 主要结论与观点:通过集群的思路可以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广东省发展海洋产业集群的主要障碍是科技制约,应遵循集群的形成规律,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着力解决现代科学技术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政府政策效率,适应市场的变化与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海洋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海洋经济试验区全面建设。
【学位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127;P74
【部分图文】:
经济区东起阳江市阳东县,西至北部湾与广西省交界,阳区域内,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增长极之一。源、港口资源、海岸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优势海洋资,三面环海,岸线绵长,大港优势突出,海岸资源丰富源。湛江港是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个由我国自行设计和是中国西南、华南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及水陆运输海港口之一,是中国大西南出海口的要塞。湛江的海洋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海洋专业教育水平突出,是全国 3 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地区,具备十分丰富的海洋资里,海域面积 3.4 万平方公里,滩涂等浅海资源丰富,悠久,盛产多种水海经济产品,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渔港 陵岛大角湾风景区是国家 AAAA 级滨海旅游风景区、省级景区[22]。茂名是我国南方重要石化工业、造船工业、能源九大炼油基地之一,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3.1.2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基础雄厚,海洋经济门类齐全,产业优势突出,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以来,广东的海洋生产总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7 年海洋生产总值为 4755 亿元,连续十几年居全国首位,之后几年增长迅速,海洋经济成为广东省主要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合理化,2010 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10:42:48。2012 年,广东省海洋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 1.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3%,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 19.3%,连续 18 年居全国首位。广东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20%,初步建成海洋经济强省[23]。
正是科技发挥作用的好时机,但是由于长期没有关注科技的重要作用,在海洋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的成绩远远落后于浙江和山东两省。各产业间关联度低,科技含量低,经济附加值低,重复建设严重,创新能力差。从不同的产业来讲,首先是海洋渔业深加工发展规模不足,产业链不完善,水产品加工附加值低;其次是海洋生物医药业,广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业产业区只有中山市火炬区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其他地区基本没有涉及此类高科技行业。如下图所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少,且分布情况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只有海洋电力与海水利用产业分布;而粤西地区只有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业的分布,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以对虾养殖与加工为主,但是其对虾的产业深加工水平尚待提升,产业附加值还是很低,海水综合利用业的发展也不如珠三角地区。广东省的海洋科技产业后发优势很大,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重视,需要进一步引领发展。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技术创新体系,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引领意识不强,集群功能性体现不够。科技的短缺阻碍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海洋产业集群的形成。
本文编号:2820598
【学位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127;P74
【部分图文】:
经济区东起阳江市阳东县,西至北部湾与广西省交界,阳区域内,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增长极之一。源、港口资源、海岸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优势海洋资,三面环海,岸线绵长,大港优势突出,海岸资源丰富源。湛江港是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个由我国自行设计和是中国西南、华南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及水陆运输海港口之一,是中国大西南出海口的要塞。湛江的海洋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海洋专业教育水平突出,是全国 3 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地区,具备十分丰富的海洋资里,海域面积 3.4 万平方公里,滩涂等浅海资源丰富,悠久,盛产多种水海经济产品,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渔港 陵岛大角湾风景区是国家 AAAA 级滨海旅游风景区、省级景区[22]。茂名是我国南方重要石化工业、造船工业、能源九大炼油基地之一,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3.1.2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基础雄厚,海洋经济门类齐全,产业优势突出,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以来,广东的海洋生产总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7 年海洋生产总值为 4755 亿元,连续十几年居全国首位,之后几年增长迅速,海洋经济成为广东省主要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合理化,2010 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10:42:48。2012 年,广东省海洋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 1.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3%,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 19.3%,连续 18 年居全国首位。广东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20%,初步建成海洋经济强省[23]。
正是科技发挥作用的好时机,但是由于长期没有关注科技的重要作用,在海洋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的成绩远远落后于浙江和山东两省。各产业间关联度低,科技含量低,经济附加值低,重复建设严重,创新能力差。从不同的产业来讲,首先是海洋渔业深加工发展规模不足,产业链不完善,水产品加工附加值低;其次是海洋生物医药业,广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业产业区只有中山市火炬区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其他地区基本没有涉及此类高科技行业。如下图所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少,且分布情况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只有海洋电力与海水利用产业分布;而粤西地区只有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业的分布,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以对虾养殖与加工为主,但是其对虾的产业深加工水平尚待提升,产业附加值还是很低,海水综合利用业的发展也不如珠三角地区。广东省的海洋科技产业后发优势很大,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重视,需要进一步引领发展。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技术创新体系,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引领意识不强,集群功能性体现不够。科技的短缺阻碍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海洋产业集群的形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才;田怡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2 朱坚真;师银燕;;略论广东海洋科技教育与海洋经济发展[J];广东经济;2008年05期
3 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2期
4 杨书臣;;日本海洋经济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港口经济;2006年04期
5 杨静蕾;孔婷;王书峰;;战后日本海事集群发展及其经验借鉴[J];港口经济;2011年02期
6 杨现茹;黄瑞芬;;环渤海圈海洋产业集群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9期
7 贾文艺;唐德善;;产业集群理论概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8 许继琴;金贤锋;;我国区域层面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研究——区位商法的改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0期
9 吴以桥;;我国海洋产业布局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年01期
10 田甜;陈峥嵘;;广东省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角(下);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2820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2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