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电子设备制造业转移的产业关联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06:40
   我国在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阶段,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是该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要素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凭借各种优势和便利条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吸引了大批产业向此集中转移,但长此以往“中心”地区成本升高,挤出效应增大,就会发生产业分散转移。经测算我国工业行业空间分布情况整体表现为1999—2004年集中转移,2005—2014年分散转移,2014—2016年集中转移。电子设备制造业1992—2016年全国范围上呈现先集中转移再分散转移趋势。具体到八大区域层面,表现为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集中转移的趋势。同时大量研究发现产业转移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科技创新水平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强,同时空间布局变迁明显,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档口,努力发掘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潜力尤为重要。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素会通过关联产业流动,投入产出结构类似的产业对产业间的溢出吸收能力更强。通过对2002、2005、2007、2010、2012、2015年这六年的投入产出表及延长表中数据的测算对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关联产业进行识别,发现电子设备制造业对自身产业内生产活动比较依赖,除此之外不论是前向关联产业还是后向关联产业都多为工业和第三产业。利用2004—2016年28个省市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关联产业间接投入对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关联产业间的溢出促使电子设备制造业趋于集中转移,关联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对产业转移存在显著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这种通过产业关联渠道产生的溢出效应对电子设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利用2004—2016年28个省市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由于测度生产效率是衡量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方法,首先对2002—2016年28个省市的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将全要素生产率引入计量模型表示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通过分析发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产业关联渠道产生的溢出会促进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其中特别是工业产业对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这种产业关联溢出表现较好。因此在分析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时应从产业链的角度,协调上、下游产业与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关系,利用好产业关联溢出效应对产业发展的提升作用,加快先进服务业与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融合,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加产业附加值,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学位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426.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经济增长的“质”与“量”的研究
        1.2.2 知识溢出与产业关联
        1.2.3 产业转移与空间溢出
        1.2.4 文献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产业转移中的产业关联溢出效应理论分析
    2.1 知识溢出与产业关联机理分析
        2.1.1 知识溢出的内涵
        2.1.2 产业关联理论
        2.1.3 产业关联溢出
    2.2 知识溢出与产业转移机理分析
        2.2.1 产业转移理论
        2.2.2 知识空间溢出
    2.3 产业转移中的关联溢出与经济增长机理分析
第3章 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定量测度
    3.1 测度方法、指标及数据说明
        3.1.1 地区产业份额
        3.1.2 空间基尼系数
    3.2 电子设备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分析(1999—2016年)
        3.2.1 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基本态势
        3.2.2 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及关联产业识别
    4.1 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
        4.1.1 前向关联分析
        4.1.2 后向关联分析
    4.2 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业波及分析
        4.2.1 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4.2.2 生产诱发系数与最终依赖度系数
    4.3 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关联产业识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测度
    5.1 生产效率的测度方法
        5.1.1 随机前沿分析法
        5.1.2 数据包络分析法
        5.1.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5.2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5.2.1 产出指标
        5.2.2 投入指标
    5.3 实证分析
        5.3.1 基于不同区域的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分析
        5.3.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生产效率测算与分解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关联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6.1 关联产业溢出与产业转移
        6.1.1 模型设定
        6.1.2 变量设定
        6.1.3 实证检验
    6.2 产业转移中的关联溢出与生产效率
        6.2.1 模型设定
        6.2.2 变量设定
        6.2.3 实证检验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电子设备制造业31个省市的产业份额
附录C 空间基尼系数
附录D 行业代码对照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洋;张旭;白金萍;;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J];现代商业;2015年27期

2 ;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7年04期

3 ;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7年06期

4 ;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崛起与腾飞[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04期

5 曲刚;;浅谈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0年28期

6 ;山西省三季度煤炭、设备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J];煤;2010年11期

7 经日;今年我国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将与去年相当[J];机械制造;2004年04期

8 ;四川电站设备制造业组团赴波兰考察[J];东方电气评论;1988年02期

9 唱愫;民主德国化工设备制造业[J];现代化工;1989年01期

10 黄庆华;徐骏飞;姜松;;金融效率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基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实证[J];当代金融研究;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永福;王茜;;第6章 打造中国设备制造业大企业集团发展的升级版[A];中国大企业集团年度发展报告(紫皮书)2013[C];2014年

2 孙玮;王九云;;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金融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涵;安佳;逄金玉;;产业集聚网络化研究[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三十年创新铸造辉煌——访:上海袋式除尘配件公司周f愖芫韀A];《电站信息》2012年第6期[C];2012年

5 ;百年中国的水电设备制造业[A];中国水电100年(1910-2010)[C];2010年

6 杨校生;;风电设备制造业肩负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风能产业》(2015年第2期)[C];2015年

7 张熙;;我国制浆造纸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A];2005年纸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威图助推能源发展转型——记威图参加2015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A];今日轨道交通决策版[C];2015年

9 张素心;;汽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C];2002年

10 唐发启;;关于中国轧钢技术走出去之拙见[A];2016全国冶金建设管理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蔡紫e

本文编号:2827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27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