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网络对群内个体品牌绩效的驱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22:50
随着全球制造网络的迅速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的制造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局面,在创建了自主品牌以后,如何提升企业的品牌绩效,已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做大做强所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品牌绩效不仅取决于其内部所拥有的资源,而且还取决于其在产业集群网络关系中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资源与能力。因此,产业集群网络关系日益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与技术的重要途径,以此提升企业的品牌绩效。 产业集群是一种在产业集聚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网络组织,强调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主体之间形成密切的网络关系。产业集群网络主体的范围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政府部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等。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学习传递技术,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提升企业品牌绩效;另一方面集群内部企业间信息与技术的传递也促进了企业品牌绩效的提升。此外,本文提出了吸收能力作为产业集群网络与品牌绩效的中介变量,以研究不同吸收能力的企业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 在回顾社会资本理论、吸收能力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绩效,同时正向作用于吸收能力与产品创新从而促进企业品牌绩效的概念模型。本研究拟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几个产业集群的制造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进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网络与企业品牌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产品创新和吸收能力在产业集群网络与企业品牌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且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本文不仅丰富了产业集群网络对群内个体企业品牌绩效的影响机制的认识,而且为集群企业利用集群内的网络关系,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培养企业内部能力特别是吸收能力以及增强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提供了管理启示。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274;F424
【部分图文】:
进而建立了本文的研究模型。然后进行了预调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研究数据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工具,把收集回来的样本数括描述统计分析、信度效度分析,以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分析。结论,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以及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进行及不足,并向处于集群产业的制造企业提供相关的管理建议方向。具体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等集群构成主体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特性。这种关系相似,供应商、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存在的生产经营方面的多层次企业间因为人员调动和社会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属性(Sax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可以把产业集群网络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网络不仅仅包括产业集群企业与企业之间正式的经济网络,企业地方政府、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正式的协作关系网络,还包括这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如图 2-1)。
图 2-3 个体品牌驱动的生态系统资料来源:王兴元. 名牌生态系统分析理论及管理策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20072.2.2.品牌绩效的驱动因素FionaHarris(2001)[28]认为企业内部优秀的品牌资源管理方式和企业外部的社会关系,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品牌声誉。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员工学习增强内部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品牌绩效的增加,而企业外部的关系也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品牌绩效。由于所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而外部环境总是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活动也日趋复杂,外部企业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特别是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活动网络间的相互合作程度、企业内部对知识和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在面对外部迅速变化的环境时的应变能力等,这些内外部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企业品牌绩效实施的最终成效。[29]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7237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274;F424
【部分图文】:
进而建立了本文的研究模型。然后进行了预调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研究数据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工具,把收集回来的样本数括描述统计分析、信度效度分析,以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分析。结论,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以及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进行及不足,并向处于集群产业的制造企业提供相关的管理建议方向。具体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等集群构成主体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特性。这种关系相似,供应商、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存在的生产经营方面的多层次企业间因为人员调动和社会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属性(Sax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可以把产业集群网络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网络不仅仅包括产业集群企业与企业之间正式的经济网络,企业地方政府、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正式的协作关系网络,还包括这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如图 2-1)。
图 2-3 个体品牌驱动的生态系统资料来源:王兴元. 名牌生态系统分析理论及管理策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20072.2.2.品牌绩效的驱动因素FionaHarris(2001)[28]认为企业内部优秀的品牌资源管理方式和企业外部的社会关系,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品牌声誉。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员工学习增强内部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品牌绩效的增加,而企业外部的关系也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品牌绩效。由于所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而外部环境总是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活动也日趋复杂,外部企业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特别是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活动网络间的相互合作程度、企业内部对知识和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在面对外部迅速变化的环境时的应变能力等,这些内外部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企业品牌绩效实施的最终成效。[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组织变革[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
2 杜志琴;田淑芳;;品牌忠诚的构成维度及对品牌绩效的影响[J];当代经济;2006年12期
3 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期
4 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期
5 郭劲光,高静美;网络、资源与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社会学视角下的观点[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6 周小虎;企业理论的社会资本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3期
7 余浩;蔡晓琼;;产业集群竞合创新研究——以移动通讯产业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9期
8 王仲智;丛明珠;沈正平;;地方产业集群内部网络关系及其绩效考察——以盛泽丝绸纺织业集群为例[J];经济地理;2008年05期
9 迈克·E.波特,郑海燕,罗燕明;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02期
10 夏若江;基于信任的品牌绩效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韦影;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李志刚;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和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姚伟坤;集群企业品牌网络关系的形成及对群内个体品牌的驱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7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3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