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布局与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23:46
科学合理地制山区乡镇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对于山区乡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保护环境和资源,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 首先,在分析国内外对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山区农业乡镇镇——童坊镇的特点,分析适用于山区农业乡镇产业布局规划的基础理论,完善了乡镇农业规划的理论体系;其次,针对童坊镇特殊的功能定位,提出了进行该乡镇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确定了发展目标、具体规划、重点发展产业等设想;再次,对童坊镇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提出的重点产业进行分析,进而论证本文提出的布局规划的可行性;最后,根据童坊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功能定位和环境特征,对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强化组织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化发展、品牌创建、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农业产业的布局和规划落到实处。
【学位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323.1
【文章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样本地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理论基础
1.5.1 农业区位理论
1.5.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1.5.3 区域科学理论
1.5.4 生态系统理论
1.5.5 循环经济理论
1.6 主要创新点
2 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2.1 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2 童坊镇自然环境情况
2.3 童坊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4 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2.4.1 分析方法(SWOT 分析法)
2.4.2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S)
2.4.3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劣势(W)
2.4.4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机会(O)
2.4.5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威胁(T)
2.4.6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策略
2.4.7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 SWOT 分析结论
3.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与规划的总体设想
3.1 指导思想
3.2 基本原则
3.3 发展目标
3.4 基本思路
3.5 童坊镇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的构建
3.5.1 产业布局规划的技术及应用
3.5.2 产业发展区域结构布局
4 长汀县童坊镇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4.1 粮食产业
4.1.1 发展现状
4.1.2 建设条件
4.1.3 主要问题
4.1.4 产业发展目标
4.1.5 产业发展重点
4.2 烤烟种植业
4.2.1 发展现状
4.2.2 建设条件
4.2.3 主要问题
4.2.4 产业发展目标
4.2.5 产业发展重点
4.3 竹林经济
4.3.1 发展现状
4.3.2 建设条件
4.3.3 主要问题
4.3.4 产业发展目标
4.3.5 产业发展重点
4.4 无公害蔬菜和药材种植业
4.4.1 发展现状
4.4.2 建设条件
4.4.3 主要问题
4.4.4 产业发展目标
4.4.5 产业发展重点
4.5 高山茶叶
4.5.1 发展现状
4.5.2 建设条件
4.5.3 主要问题
4.5.4 产业发展目标
4.5.5 产业发展重点
4.6 休闲观光农业
4.6.1 发展现状
4.6.2 建设条件
4.6.3 主要问题
4.6.4 产业发展目标
4.6.5 产业发展重点
4.7 农副产品加工业
4.7.1 发展现状
4.7.2 建设条件
4.7.3 主要问题
4.7.4 产业发展目标
4.7.5 产业发展重点
4.8 畜牧禽蛋业
4.8.1 发展现状
4.8.2 建设条件
4.8.3 主要问题
4.8.4 前景和发展目标
4.8.5 产业发展重点
5 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规划项目案例分析
5.1 彭坊村休闲农庄
5.1.1 总体构想
5.1.2 可行性分析
5.1.3 规划内容
5.1.4 成效分析
5.2 无公害蔬菜和药材基地建设(以长汀县富源玫瑰茄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5.2.1 现状分析
5.2.2 存在问题
5.2.3 发展重点
5.2.4 保障措施
5.2.5 成效分析
6 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6.1 加强组织管理,强化政策导向
6.2 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建立涉农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
6.3 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6.4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6.5 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6.6 加快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创建步伐
6.7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拓展农产品市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7302
【学位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323.1
【文章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样本地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理论基础
1.5.1 农业区位理论
1.5.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1.5.3 区域科学理论
1.5.4 生态系统理论
1.5.5 循环经济理论
1.6 主要创新点
2 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2.1 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2 童坊镇自然环境情况
2.3 童坊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4 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2.4.1 分析方法(SWOT 分析法)
2.4.2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S)
2.4.3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劣势(W)
2.4.4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机会(O)
2.4.5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威胁(T)
2.4.6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策略
2.4.7 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 SWOT 分析结论
3.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与规划的总体设想
3.1 指导思想
3.2 基本原则
3.3 发展目标
3.4 基本思路
3.5 童坊镇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的构建
3.5.1 产业布局规划的技术及应用
3.5.2 产业发展区域结构布局
4 长汀县童坊镇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4.1 粮食产业
4.1.1 发展现状
4.1.2 建设条件
4.1.3 主要问题
4.1.4 产业发展目标
4.1.5 产业发展重点
4.2 烤烟种植业
4.2.1 发展现状
4.2.2 建设条件
4.2.3 主要问题
4.2.4 产业发展目标
4.2.5 产业发展重点
4.3 竹林经济
4.3.1 发展现状
4.3.2 建设条件
4.3.3 主要问题
4.3.4 产业发展目标
4.3.5 产业发展重点
4.4 无公害蔬菜和药材种植业
4.4.1 发展现状
4.4.2 建设条件
4.4.3 主要问题
4.4.4 产业发展目标
4.4.5 产业发展重点
4.5 高山茶叶
4.5.1 发展现状
4.5.2 建设条件
4.5.3 主要问题
4.5.4 产业发展目标
4.5.5 产业发展重点
4.6 休闲观光农业
4.6.1 发展现状
4.6.2 建设条件
4.6.3 主要问题
4.6.4 产业发展目标
4.6.5 产业发展重点
4.7 农副产品加工业
4.7.1 发展现状
4.7.2 建设条件
4.7.3 主要问题
4.7.4 产业发展目标
4.7.5 产业发展重点
4.8 畜牧禽蛋业
4.8.1 发展现状
4.8.2 建设条件
4.8.3 主要问题
4.8.4 前景和发展目标
4.8.5 产业发展重点
5 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规划项目案例分析
5.1 彭坊村休闲农庄
5.1.1 总体构想
5.1.2 可行性分析
5.1.3 规划内容
5.1.4 成效分析
5.2 无公害蔬菜和药材基地建设(以长汀县富源玫瑰茄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5.2.1 现状分析
5.2.2 存在问题
5.2.3 发展重点
5.2.4 保障措施
5.2.5 成效分析
6 长汀县童坊镇农业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6.1 加强组织管理,强化政策导向
6.2 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建立涉农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
6.3 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6.4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6.5 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6.6 加快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创建步伐
6.7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拓展农产品市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涛,陈一静,宋立生,张宏;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5期
2 周灿芳;曹阳;余华荣;张禄祥;柯清标;段洪洋;黄红星;;区域农业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3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4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年02期
5 缑建芳;;农业信息化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对策[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6 David Freudenberger;;后现代农业是后现代社会的基础[J];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16期
7 范小华;;借鉴台湾经验 发展现代农业[J];江苏农村经济;2011年07期
8 杨兴柱,陆林;大型节事旅游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5年02期
9 周玲强,冯晓虹;旅游节事经济效益形成的机理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11期
10 ;两岸三方共建 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正式实施[J];台湾农业探索;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837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3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