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汉滨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9:35

  本文关键词:汉滨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滨区 核桃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与对策


【摘要】:汉滨区处于陕西省东南部,安康市中部。由于历史和自然方面的原因,汉滨区部分地区仍然交通不便,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弱,富集的资源难以开发利用,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来源少,就业形势严峻,居民收入水平低,仍然存在农业增长缓慢的问题。农业生产条件差,增收困难,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当地村民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规模化、具有稳定性的增加收入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状况,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使汉滨区核桃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设法予以解决。本文采用入户走访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核桃栽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并通过园址的选择、不同栽培管理方式、土壤成分差异与核桃长势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加快汉滨区核桃产业建设的对策。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园址的选择,即坡位、海拔、坡向对核桃长势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另外,影响核桃生长的因素还有栽植密度、套种情况、施肥、修剪等。由调查与分析结果可知:(1)随着海拔的升高,具有优良长势的核桃植株其比例逐渐升高,说明在适宜范围内栽植核桃,海拔与长势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2)在坡位方面,整体上核桃长势与坡位上升呈负相关性。随着坡向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到阴坡的改变,具有优良长势的核桃植株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进一步证明核桃为喜阳植物。(3)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核桃树的整体长势越差,核桃树生长与栽植密度呈负相关性。(4)在套种的三种情况中,套种矮杆作物的核桃长势普遍较好,优良比最高,纯林次之,高杆套种的核桃长势优良比最低,说明套种矮杆作物对核桃生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杆套种对核桃生长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5)对汉滨区的土壤进行调查发现,汉滨区土壤普遍缺氮缺磷,在日常管理中应多施氮肥与磷肥。(6)对病虫害的调查结果可知,随着核桃园中虫害程度的加深,具有优良生长情况的树体所占比例迅速降低,说明虫害对核桃的正常生长构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发展核桃产业过程中,在发展核桃园时要注意园址的选择,栽植过程中注意栽植密度合理,套种时不能套种高杆作物,日常管理中要多施氮肥与磷肥并注重病虫害的防治。本研究通过分析汉滨区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制约汉滨区核桃产业化发展的各种因素,总结得到现行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村民对核桃园址的选择不合理。(2)栽植管理方式存在问题。(3)老化苗和实生苗较多,品种杂乱,结构不合理。(4)普遍存在土壤贫瘠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汉滨区核桃产业的可行性建议:(1)发展核桃园,需按照适地适树原则。(2)加强核桃管理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素质,提升果品质量。(3)选育当地适生优良品种,实现区域品种统一化。(4)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合作,吸引投资。(5)科学合理施肥。本研究对推进汉滨区核桃产业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滨区 核桃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与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13;S664.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综述12-25
  • 1.1 研究背景12-20
  • 1.1.1 核桃概况12
  • 1.1.2 核桃的价值12-14
  • 1.1.3 核桃常见病害14-16
  • 1.1.4 核桃虫害16-20
  • 1.2 国内外核桃产业发展概况20-21
  • 1.3 产业发展条件21-23
  • 1.3.1 自然概况21-22
  • 1.3.2 政府政策22-23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23-24
  • 1.5 创新点24-25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25-28
  • 2.1 研究思路25
  • 2.2 调查范围及方法25
  • 2.3 调查分项表25-27
  • 2.4 技术路线27-28
  • 第三章 汉滨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28-41
  • 3.1 生长情况28-29
  • 3.1.1 成活率28
  • 3.1.2 长势28-29
  • 3.2 园址选择29-32
  • 3.2.1 海拔29-30
  • 3.2.2 坡位30-31
  • 3.2.3 坡向31-32
  • 3.3 栽植管理情况32-36
  • 3.3.1 栽植密度32
  • 3.3.2 套种情况32-33
  • 3.3.3 施肥情况33-34
  • 3.3.4 修剪情况34
  • 3.3.5 喷洒农药情况34
  • 3.3.6 病虫害情况34-36
  • 3.4 土壤指标与长势情况36-38
  • 3.4.1 土壤养分与长势情况36-37
  • 3.4.2 土壤pH情况37-38
  • 3.5 问题与对策38-41
  • 3.5.1 存在问题38-39
  • 3.5.2 发展对策39-41
  • 第四章 结论41-42
  • 附录42-43
  • 参考文献43-47
  • 致谢47-48
  • 作者简介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玮,王苏陵;黎城核桃飘洋过海[J];山西林业;2000年05期

2 周泽胜;核桃林的生态价值[J];经济林研究;2001年03期

3 陈钦;低产核桃林的改造与管理[J];农家顾问;2001年12期

4 原双进 ,郭俊荣 ,罗建池 ,马利民 ,史世元 ,陈辉;美国黑核桃的启示[J];陕西林业;2001年02期

5 黄兰仙;充满希望的核桃林[J];云南林业;2004年04期

6 曾斌;新疆野生核桃资源的现状与发展[J];北方果树;2005年04期

7 邓煜;谢碧霞;;核桃科树种的起源与分布[J];经济林研究;2006年02期

8 梅立新;朱帜;马顺成;刘朝斌;;规模化实生核桃幼树的改造[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8年05期

9 孟凡栋;冯晓红;;印庄核桃林集聚“核桃效应”[J];果农之友;2010年04期

10 吐拉甫·依米尔;;核桃园艺化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衡;;我国的核桃资源[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七届、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1981年

2 张毅萍;;世界及我国核桃生产概况和几个问题[A];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荀守华;孙蕾;王开芳;曲永,

本文编号:808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808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