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2:16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三产业 产出结构 劳动力结构 投资结构 实证研究
【摘要】: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界,三次产业中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涉及范围最广的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就业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完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在涉及范围变广的同时,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变得尤为重要,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就必然要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这不仅要求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更需要三次产业内部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安徽省的第三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安徽省的经济水平。但是,安徽省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与华东地区省市相比存在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比重较低、贡献率不高、内部各行业不平衡等问题。因而基于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实际情况,怎样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使其与安徽省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广泛地吸纳劳动力,已经成为安徽省总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对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律做出有效的分析,进而为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持。因此,深入地研究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已成为了解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和变动规律的必要途径。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是分析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对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效率、发展规模、吸纳就业能力以及增长能力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安徽省第三产业的现状。第三章主要通过第三产业产出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投资结构三方面的分析并与华东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安徽省与华东地区第三产业相比存在总量水平较低,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内部结构水平滞后;劳动生产率偏低;第三产业贡献率偏低等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有经济体制、政策原因,市场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偏低以及消费率偏低。第四章是实证研究部分,通过选取收入水平、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资本供给水平、劳动力供给水平、技术供给以及政府支出水平等影响因素,选取2000-2013年的数据对影响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对结论进行总结,并以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第三产业 产出结构 劳动力结构 投资结构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绪论13-22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3-15
- (一) 研究背景13-15
- (二) 选题的意义15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5-18
- (一) 国外文献主要观点15-16
- (二) 国内文献主要观点16-18
-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要评述18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18-19
- (一)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划分18-19
- (二)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含义19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19-20
- (一)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9
- (二) 研究方法19-20
- (三) 研究框架20
- 五、创新与不足20-22
- (一) 可能的创新20-21
- (二) 本文的不足21-22
- 第二章 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动分析22-30
- 一、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变动分析22-23
- 二、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效率变动分析23-25
- 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增长能力变动分析25-27
- 四、安徽省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变动分析27-30
- 第三章 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分析30-51
- 一、安徽省第三产业产出结构变动分析30-37
- (一) 安徽省第三产业各部门产出结构变动分析30-33
- (二) 安徽省第三产业四个层次产出结构变动分析33-35
- (三) 安徽省第三产业产出结构变动与华东地区比较35-37
- 二、安徽省第三产业劳动力结构变动分析37-42
- (一) 安徽第三产业各部门劳动力结构变动分析37-40
- (二) 安徽第三产业劳动力结构变动的华东地区比较40-42
- 三、安徽省第三产业投资结构变动分析42-47
- (一) 安徽第三产业各部门投资结构变动分析42-45
- (二) 安徽第三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动与华东地区比较45-47
- 四、安徽省第三产业与华东地区比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7-51
- (一) 安徽省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47-49
- (二) 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49-51
- 第四章 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51-60
- 一、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51-53
- (一) 收入水平51
- (二) 工业化水平51-52
- (三) 城市化水平52
- (四) 资本供给水平52
- (五) 劳动力供给水平52
- (六) 技术供给水平52-53
- (七) 政府财政支出水平53
- (八) 对外开放水平53
- 二、影响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因素的经验建模53-56
- (一) 选取指标和数据来源53-55
- (二) 模型的建立55-56
- 三、实证过程分析56-57
- 四、实证结果分析57-60
- (一) 第三产业第一层次实证结果分析57
- (二) 第三产业第二层次实证结果分析57-58
- (三) 第三产业第三层次实证结果分析58
- (四) 第三产业第四层次实证结果分析58-60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60-65
- 一、主要结论60-62
- 二、政策建议62-65
- (一) 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划体系62
- (二) 提高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62
- (三) 促进城市化建设62-63
- (四)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63
- (五) 加大投资力度63-64
- (六) 发展现代服务业64-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南生;曾广录;;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及合理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2 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3 闫星宇;张月友;;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4 王兵兵;;山东省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5 李荣欢;;“产”“城”融合视角下安徽省城市化发展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21期
6 丁玉玺;余汉徽;;安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3期
7 李江帆,黄少军;世界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2期
8 刘希宋,叶东;新时期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原因和对策[J];经济师;2005年01期
9 张楠;李明;叶淼;;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10年07期
10 马智利;张丽芳;;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特征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祖兵;安徽省第三产业竞争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1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09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