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餐饮背景下的团餐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03:54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餐饮业的经营与服务模式更加的多样与个性化,为了推动饮食文化的潮流,顺应当代大众消费的趋势,在以大众消费市场为主流的时下,为更好的满足当代市场需求,促进我国餐饮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大众化餐饮的主流化势在必行,以大众化餐饮细分,团餐为切入点,在当代大众背景下,以迎合当今的消费趋势,创造餐饮业发展的相对优势,这不仅将有利于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建设,也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平稳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运用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学者在餐饮业及大众化餐饮方面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大众化餐饮内涵及团餐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在探讨大众餐饮内涵的同时,进行了可行性与必然性分析,特别为大众餐饮中的团餐进行了概念界定和发展阶段性的讨论,并针对团餐乃至整个餐饮业良性发展,对其发展的相关理论区位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依据中国烹饪协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行业内的相关数据信息分析山我国餐饮业及团餐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团餐调查问卷的发放,对消费者心目中的团餐进行了解。但从国家餐饮政策导向的角度分析,餐饮业虽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但理性回归势不可挡,大众餐饮将成为餐饮主力军,而团餐更是大众餐饮中的一枝独秀。但我国团餐发展中存在品牌运营不足、供需两旺但结构不合理、职业经理人机制缺乏、进入和推出壁垒双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自身三个层面对团餐的发展对策提出了相关的思考与建议。
【学位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719.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论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2 区位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大众化餐饮的阐释
2.2.1 大众化餐饮的内涵
2.2.2 大众化餐饮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2.3 团餐概述
2.3.1 团餐概念的界定
2.3.2 团餐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2.3.3 团餐的市场结构及特点
3 团餐发展现状及问卷调查分析
3.1 团餐发展规模分析
3.1.1 中国餐饮行业规模分析
3.1.2 团餐市场规模分析
3.1.3 国内领先团餐企业例举
3.2 团餐调查问卷说明
3.2.1 问卷的制定与发放
3.2.2 团餐消费者人口因素分析
3.2.3 团餐消费者所处地理位置
3.2.4 团餐消费者用餐时间分析
3.2.5 团餐消费者用餐意见统计
3.2.6 团餐消费者满意度统计分析
4 团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品牌营运存在不足
4.2 缺乏餐饮职业经理人培养机制
4.3 卫生清洁有待提高且规范化程度低
4.4 供需两旺但结构不合理
4.5 生产要素密集
4.6 进退壁垒双低
4.7 竞争充分
4.8 行业集中度低
4.9 法律法规不健全
4.10 缺少联盟和商业协会
5 团餐发展对策研究
5.1 政府层面
5.1.1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5.1.2 强化政府对团餐发展的政策导向作用
5.1.3 加强对团餐质量与诚信体系建设
5.1.4 发挥媒体、大众的舆论监督作用
5.2 行业协会
5.2.1 推动大众化餐饮的发展
5.2.2 倡导绿色经营与绿色消费
5.2.3 反映并推进解决团餐中的各种诉求
5.2.4 发挥行业组织的倡导与带动作用
5.2.5 加强对团餐企业的监督与规范
5.3 企业自身
5.3.1 强化团餐企业的产品创新及产品组合多元化
5.3.2 加强团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5.3.3 完善团餐企业管理模式
5.3.4 建立健全团餐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员工激励体系
5.3.5 推广并实行团餐企业的连锁经营发展或集团化发展
5.3.6 强化团餐企业的品牌建设
5.3.7 加强团餐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5.3.8 加强团餐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5.3.9 努力协调好团餐企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团餐企业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5761
【学位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719.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论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2 区位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大众化餐饮的阐释
2.2.1 大众化餐饮的内涵
2.2.2 大众化餐饮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2.3 团餐概述
2.3.1 团餐概念的界定
2.3.2 团餐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2.3.3 团餐的市场结构及特点
3 团餐发展现状及问卷调查分析
3.1 团餐发展规模分析
3.1.1 中国餐饮行业规模分析
3.1.2 团餐市场规模分析
3.1.3 国内领先团餐企业例举
3.2 团餐调查问卷说明
3.2.1 问卷的制定与发放
3.2.2 团餐消费者人口因素分析
3.2.3 团餐消费者所处地理位置
3.2.4 团餐消费者用餐时间分析
3.2.5 团餐消费者用餐意见统计
3.2.6 团餐消费者满意度统计分析
4 团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品牌营运存在不足
4.2 缺乏餐饮职业经理人培养机制
4.3 卫生清洁有待提高且规范化程度低
4.4 供需两旺但结构不合理
4.5 生产要素密集
4.6 进退壁垒双低
4.7 竞争充分
4.8 行业集中度低
4.9 法律法规不健全
4.10 缺少联盟和商业协会
5 团餐发展对策研究
5.1 政府层面
5.1.1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5.1.2 强化政府对团餐发展的政策导向作用
5.1.3 加强对团餐质量与诚信体系建设
5.1.4 发挥媒体、大众的舆论监督作用
5.2 行业协会
5.2.1 推动大众化餐饮的发展
5.2.2 倡导绿色经营与绿色消费
5.2.3 反映并推进解决团餐中的各种诉求
5.2.4 发挥行业组织的倡导与带动作用
5.2.5 加强对团餐企业的监督与规范
5.3 企业自身
5.3.1 强化团餐企业的产品创新及产品组合多元化
5.3.2 加强团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5.3.3 完善团餐企业管理模式
5.3.4 建立健全团餐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员工激励体系
5.3.5 推广并实行团餐企业的连锁经营发展或集团化发展
5.3.6 强化团餐企业的品牌建设
5.3.7 加强团餐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5.3.8 加强团餐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5.3.9 努力协调好团餐企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团餐企业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致良;;产业地理集聚视角下的地区餐饮业发展战略——基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李昆霖;;浅论降低餐饮企业经营成本的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6期
3 刘利;干胜道;;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3期
4 靳彤彤;;我国餐饮业经营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2期
5 陈晓琴;;对常州餐饮大众化经营的几点构想[J];北方经贸;2009年03期
6 谢春昌;;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对服务忠诚的影响——基于餐饮业和细分维度的探索[J];西部论坛;2013年01期
7 范聪聪;张建新;;我国西部餐饮业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探析[J];轻工科技;2013年04期
8 李德勋;;中国餐饮业人力资源培训浅析[J];北方经贸;2013年05期
9 施晶明;;厉行节约背景下高端酒店餐饮业转型之对策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朱蕊;;湘鄂情:团膳业务成主力 转型势在必得[J];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13期
本文编号:2845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84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