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企业的潜规则现象与深层解析
发布时间:2020-10-22 00:52
企业管理中,存在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前者作为企业规章制度,一般以文本的形式加以确定,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而后者通常不甚明确,却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所默认并得到遵守。在中国,这种不甚明确的非正式规则,受到文化传统和现行体制的影响,其实际支配能力往往超出正式规则,我们称之为“潜规则”,以区别一般意义上的、可接受范围内的“非正式规则”。 酒店企业属于开放型企业,最早接触国际先进管理技术,并大量吸收国外酒店管理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在实际操作中,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大型酒店,主要是交由国际管理公司管理,或者运行相应模式。学术界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的酒店管理理论来建构中国的酒店管理理论,结合国内的实际,在国外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中国酒店企业管理理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显规则。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这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在中国运行起来,总有诸多阻碍,产生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为什么这些管理经验到中国行不通,或者一经移植就走样呢?本文试图考查本土文化环境,特别是潜规则对酒店管理的影响,从中查找根源。 潜规则一词是由我国知名学者吴思提出来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亦称潜规则为“陋规”。潜规则不同于显规则,也不同于西方管理理论中一般的非正式规则。从管理方面来看,企业中存在的潜规则和显规则,分处于管理的两条坐标上,而一般意义上的非正式规则通常是显规则发展的基础或者延伸。在处理管理理论本土化的问题上,潜规则的存在,无疑是一些难以消化的障碍,和显规则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管理科学的走样。对于酒店管理潜规则的研究,目前国外和国内的研究都相对欠缺。 在现行体制和特定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企业组织内部已经形成某种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在酒店企业运作中寻找潜规则支配的现象,以事实为依据来进行深层次剖析,分析其运行机制,评估其危害,探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本文的任务。 为完成这一任务,本文从酒店运作的不同方面展开讨论: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719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潜规则由来已久
第二节 潜规则的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三节 潜规则成为当今社会的游戏规则
第二章 阐述相关概念以及理论研究
第一节 何谓潜规则
2.1.1 首创者的理解
2.1.2 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对于潜规则的理解
第二节 潜规则与非正式规则、显规则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2.2.1 三者的概念
2.2.2 潜规则是产生负面作用的非正式规则
第三章 国内酒店企业的潜规则现象
第一节 国内酒店企业现状
3.1.1 我国酒店数量剧增,管理国际化
3.1.2 国内酒店的总体管理状况
第二节 酒店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3.2.1 大河水漫小河渴的怪现象
3.2.2 潜规则操纵酒店执行力
第四章 酒店企业案例
第五章 案例分析之一潜规则:酒店企业投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国内酒店投资现状分析
5.1.1 国内酒店投资主体多元化
5.1.2 国内酒店投资动机复杂化
第二节 一看潜规则:投资酒店与市场经济规律无关
第三节 二看潜规则:投资酒店多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幌子
第四节 附加的思考
第六章 案例分析之二潜规则:酒店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下的秘密
第一节 关于企业委托-代理关系
6.1.1 国外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6.1.2 国内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第二节 我国酒店的委托-代理关系现状
6.2.1 委托-代理双方利益严重分离
6.2.2 委托方的终极目的作怪
第三节 一看潜规则:所有权生成的“合法伤害权”
6.3.1 何谓“合法伤害权”
6.3.2 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合法伤害权”在酒店内操作
第四节 二看潜规则:“合法伤害权”是委托人个人的致富之路
第七章 案例分析之三潜规则:酒店企业内部的第二等公平
第一节 我国酒店内部管理现状分析
7.1.1 国内酒店管理不规范
7.1.2 酒店内对权力的非理性理解
第二节 一看潜规则:选择权造就第二等公平
7.2.1 情义第一,公平第二
7.2.2 心甘情愿的第二等公平
第三节 二看潜规则:权力就是摇钱树
7.3.1 国外对职权的理解无损酒店运营的公平和效率
7.3.2 权利是国内酒店提升公平等级的台阶
第八章 案例分析之四潜规则:酒店管理机构的立场分析
第一节 一看潜规则:我国酒店行业协会作“小蜜”
8.1.1 酒店行业协会及其职能
8.1.2 国外行业协会及其职能
8.1.3 行业协会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 再看潜规则:酒店业务主管部门是行业老大
8.2.1 旅游局的职能及其角色定位
8.2.2 旅游局调换角色,越俎代庖
第三节 二看潜规则:身份立场视利益而定
8.3.1 自说自话的酒店服务质量考评
8.3.2 缺少监督的酒店星级评定
8.3.3 旅游局的可置换立场难以保证公平
第四节 附带的思考
第九章 案例分析之五潜规则:拷问酒店企业客户的角色
第一节 透视顾客的名誉身份
第二节 给顾客的身份定位
第三节 一看潜规则:“上帝”应该花钱如流水
第四节 二看潜规则:个人收益是“上帝”的识别码
9.4.1 “上帝”也分三六九等
9.4.2 以个人收益为标尺衡量上帝的高下
第五节 身份赋予的“合法恩惠权”
第十章 酒店企业潜规则现象存在的机制粗解
第一节 经济学角度分析潜规则机制
第二节 经济体制提供的保护
第三节 文化传统是根本症结
10.3.1 非理性的民族“集体无意识”
10.3.2 价值判断标准的缺失
10.3.3 口号下隐藏的标准
第十一章 如何破解潜规则
第一节 完善经济体制,加强法制建设
第二节 提高素质,力求客观公平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0847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719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潜规则由来已久
第二节 潜规则的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三节 潜规则成为当今社会的游戏规则
第二章 阐述相关概念以及理论研究
第一节 何谓潜规则
2.1.1 首创者的理解
2.1.2 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对于潜规则的理解
第二节 潜规则与非正式规则、显规则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2.2.1 三者的概念
2.2.2 潜规则是产生负面作用的非正式规则
第三章 国内酒店企业的潜规则现象
第一节 国内酒店企业现状
3.1.1 我国酒店数量剧增,管理国际化
3.1.2 国内酒店的总体管理状况
第二节 酒店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3.2.1 大河水漫小河渴的怪现象
3.2.2 潜规则操纵酒店执行力
第四章 酒店企业案例
第五章 案例分析之一潜规则:酒店企业投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国内酒店投资现状分析
5.1.1 国内酒店投资主体多元化
5.1.2 国内酒店投资动机复杂化
第二节 一看潜规则:投资酒店与市场经济规律无关
第三节 二看潜规则:投资酒店多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幌子
第四节 附加的思考
第六章 案例分析之二潜规则:酒店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下的秘密
第一节 关于企业委托-代理关系
6.1.1 国外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6.1.2 国内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第二节 我国酒店的委托-代理关系现状
6.2.1 委托-代理双方利益严重分离
6.2.2 委托方的终极目的作怪
第三节 一看潜规则:所有权生成的“合法伤害权”
6.3.1 何谓“合法伤害权”
6.3.2 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合法伤害权”在酒店内操作
第四节 二看潜规则:“合法伤害权”是委托人个人的致富之路
第七章 案例分析之三潜规则:酒店企业内部的第二等公平
第一节 我国酒店内部管理现状分析
7.1.1 国内酒店管理不规范
7.1.2 酒店内对权力的非理性理解
第二节 一看潜规则:选择权造就第二等公平
7.2.1 情义第一,公平第二
7.2.2 心甘情愿的第二等公平
第三节 二看潜规则:权力就是摇钱树
7.3.1 国外对职权的理解无损酒店运营的公平和效率
7.3.2 权利是国内酒店提升公平等级的台阶
第八章 案例分析之四潜规则:酒店管理机构的立场分析
第一节 一看潜规则:我国酒店行业协会作“小蜜”
8.1.1 酒店行业协会及其职能
8.1.2 国外行业协会及其职能
8.1.3 行业协会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 再看潜规则:酒店业务主管部门是行业老大
8.2.1 旅游局的职能及其角色定位
8.2.2 旅游局调换角色,越俎代庖
第三节 二看潜规则:身份立场视利益而定
8.3.1 自说自话的酒店服务质量考评
8.3.2 缺少监督的酒店星级评定
8.3.3 旅游局的可置换立场难以保证公平
第四节 附带的思考
第九章 案例分析之五潜规则:拷问酒店企业客户的角色
第一节 透视顾客的名誉身份
第二节 给顾客的身份定位
第三节 一看潜规则:“上帝”应该花钱如流水
第四节 二看潜规则:个人收益是“上帝”的识别码
9.4.1 “上帝”也分三六九等
9.4.2 以个人收益为标尺衡量上帝的高下
第五节 身份赋予的“合法恩惠权”
第十章 酒店企业潜规则现象存在的机制粗解
第一节 经济学角度分析潜规则机制
第二节 经济体制提供的保护
第三节 文化传统是根本症结
10.3.1 非理性的民族“集体无意识”
10.3.2 价值判断标准的缺失
10.3.3 口号下隐藏的标准
第十一章 如何破解潜规则
第一节 完善经济体制,加强法制建设
第二节 提高素质,力求客观公平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强;哲学视域下的潜规则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本文编号:2850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850847.html